人教版历史必修1两极世界的形成1内容摘要:
咄逼人的经 济封锁和遏制政策相抗衡, 19 49年 1月,苏、保、匈、波、 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 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 助委员会 ( 简称经互会 )。 同 年 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 总部设在莫斯科。 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 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 的经济发展。 经互会 1、马歇尔计划: 成立北约: 成立经互会: 成立华约: ( 1)时间、国家、地点、条约: ( 2)影响: 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1949年,美国等 12国 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 订了 《 北大西洋公约 》 ,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 织。 图为 12国代表集会签 约。 1955年,苏联和东欧 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 《 友好合作条约 》 ,被通 称为“华沙条约”,根据这 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 织。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 冷战 ” 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 1)德国分裂: 分裂: 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背景: ① 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②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 ③美苏双方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 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 “ 冷战 ” 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 1)德国分裂: ( 2)朝鲜分裂: 背景: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两国以北纬 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 分裂: 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 “ 冷战 ” 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 1)德国分裂: ( 2)朝鲜分裂: 背景: 分裂: 发展: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抗美授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 1950年,美国 打着联合国的旗号 侵略朝鲜。 图为 “联合国军”在朝鲜 登陆。 朝鲜人民军反坦克部队向 美军坦克开炮。 1953年 7月 27日, 朝鲜停战签字仪式 就在板门店举行。 板门店共同 警卫区。 图中前 排的铁皮房就是 军事停战委员会 谈判会场,朝鲜 军事分界线横穿 其中。 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 “ 冷战 ” 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 1)德国分裂: ( 2)朝鲜分裂: ( 3)侵越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者重返越南。 越南人民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迫使法国殖民。人教版历史必修1两极世界的形成1
相关推荐
1、原料:选用充分成熟、个大、完整,无霉烂变质的蒜作原料,用刀将蒜蒂除去,剥去外皮及附在蒜瓣上的薄蒜花备用。 制作:将剥好的蒜瓣用清水洗净,挖去蒜瓣上的斑点及变色部分。 带水用切片机切成厚约 16 毫米的薄片,再装入竹筛中冲洗 35 次,然后用离心机离心约 2 分钟进行脱水。 将脱水后的蒜片立即摊开、晾干水分,晾干后摊于竹盘中,厚约 15 厘米左右,在烘房中于 65左右烘干。
、采取冷战方式的原因: 二战刚刚结束 双方势均力敌 美苏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根本对立 最初的 “ 冷战 ” 信号: 1946年,丘吉尔发表反共的 “ 铁幕 ” 演说 吉尔在杜鲁门陪同下前往富尔敦发表演说。 “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
”。 •见 “ 本课测评 ”。 • 分析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课堂练习 • 下列国家全部属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是 •A 法国 意大利 英国 •B 荷兰 比利时 丹麦 •C 西德 卢森堡 荷兰 •D 英国 比利时 卢森堡 C 欧洲共同体成立于 ( ) •A、 1957年 •B、 1965年 •C、 1967年 •D、 1976年 C •欧洲共同体总部设在( ) A、布鲁塞尔 B、日内瓦 C
年出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开始按他所策划的方向进行改革。 作为第一步,他决心放弃同美国的对抗,把精力集中于国内事务。 这促成了 8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从紧张走向缓和,两极格局也出现了明显动摇。 2. 八一九 事件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放一段有关录像资料,教师可简单介绍这一事件的背景和经过。 1989年下半年,在苏联的直接影响和干预下,东欧局势发生急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