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1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内容摘要:
年出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开始按他所策划的方向进行改革。 作为第一步,他决心放弃同美国的对抗,把精力集中于国内事务。 这促成了 8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从紧张走向缓和,两极格局也出现了明显动摇。 2. 八一九 事件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放一段有关录像资料,教师可简单介绍这一事件的背景和经过。 1989年下半年,在苏联的直接影响和干预下,东欧局势发生急剧变化,由此导致东西方两大集团原有的泾渭分明的界限迅速消失。 而苏联国内的改革,却越改越乱,经济危机、 民族矛盾和社会动荡并存,并日益严重。 八一九 事件出现的根本原因 ,在于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导致了局势的混乱;其直接导火线 ,是《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问题 .这一条约的签署 ,不仅意味着苏联国家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 ,变为一个松散的邦联 ,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离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的开始。 因此,出现了由一些苏联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发动的“八一九事件”。 这一事件后,在短短的三四个月,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 :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阿拉木图宣言 1991年 12月 21日,由苏联 11个共和国 (波罗的海 3国和格 鲁吉亚除外 )的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的首脑会议上签署 (简称:阿拉木图宣言 )。 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至此联盟国家彻底解体。 苏联解体对国际格局和国际局势的变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 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苏联由统一的联盟国家变成大小强弱不等、利益各异的十几个国家。 苏联的解体,终于导致了世界两极格局因其中一极的消失而最后崩溃。 苏联的巨大变化,产生了极为广泛和深远的国际影响。 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国际关系根本改观,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快。 这一变化,既 使全球大战的危险性大大减退,又带来了国际局势的新动荡。 在讲苏联解体,社 会主义遭受到挫折时,可提出 80年代末 90年代初苏联解体说明了什么问题。 让学生进行思考或以讨论的方式进行。 三、多极化趋势的增强及其影响 1.“一超多强” 提问:“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概括后,教师概括综合讲述。 苏联解体改变了世界两极格局,二战后的冷战局面结束,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 与美国极。人教版历史必修1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人教版历史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5
”。 •见 “ 本课测评 ”。 • 分析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课堂练习 • 下列国家全部属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是 •A 法国 意大利 英国 •B 荷兰 比利时 丹麦 •C 西德 卢森堡 荷兰 •D 英国 比利时 卢森堡 C 欧洲共同体成立于 ( ) •A、 1957年 •B、 1965年 •C、 1967年 •D、 1976年 C •欧洲共同体总部设在( ) A、布鲁塞尔 B、日内瓦 C
人教版历史必修1两极世界的形成1
咄逼人的经 济封锁和遏制政策相抗衡, 19 49年 1月,苏、保、匈、波、 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 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 助委员会 ( 简称经互会 )。 同 年 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 总部设在莫斯科。 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 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 的经济发展。 经互会 1、马歇尔计划: 成立北约: 成立经互会: 成立华约: ( 1)时间、国家、地点、条约: (
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第8课寻访大红袍1
将寻访之路变成了一条诗路。 请 摘录 诗句并注明作者、出处。 品读课文 诗情怡人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王 维 《 过香积寺 》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 张旭 《 山中留客 》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 王维 《 山中
人教版历史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
( ) 、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 解析 】 选 D。 题干中考查分析能力。 题干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展示的是欧共体、日本、不结盟运动,这些实际上体现了世界的多极化发展。 A、 B两项与图无关, C项强调的是彼此的关系,不是共同的问题。 7.( 2020 南京学业水平检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是( ) ①西欧国家走向联合 ②日本崛起 ③中国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