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1促进民族大融合1内容摘要:
是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民族团结和民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 重点: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 • 难点: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探究的主要问题: •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孝文帝改革对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有什么作用。 •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有什么意义。 •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第 2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 •。 •。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表现: 原因 表现: 原因 表现: 原因 农牧业的发展的表现:荒地得到更多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 农牧业的发展的原因: 一 :政府政策的调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 二 是民族大融合的影响;三 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等。 手工业的成就表现: 民间、官府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丝织业较大发展,北方青瓷的出现。 手工业的成就原因: 农业、商业的发展, 孝文帝的扶持政策。 商业活动的活跃表现: 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商人实力雄厚;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商业活动的活跃原因: 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鲜卑族经济。人教版历史选修1促进民族大融合1
相关推荐
坐”。 (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 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 2)与什伍制度相结合 直接目的 :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 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 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 ( 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质是什么。 (
门者,赏十金,以此来取信于民。 商鞅克服重重阻力,于公元前 356年和公元前 350年两次实行变法。 秦国获得大治。 徙木立信 四、商鞅变法的内容 经济 军事 政治 思想 风俗 经济方面 内容 作用 废井田,开阡陌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统一度量衡 摧毁奴隶制经济基础,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壮大地主阶级;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为战争获胜提供经济基础 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国家统一 军事:奖励军功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糖水苹果罐头的加工技术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和处理分级、清洗去皮、护色切块、去果心抽空或预煮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 2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和处理 选用成熟度为八成以上,组织紧密、耐煮制、风味好、无畸形、无腐烂、无病虫害、无外伤,横径在 60 毫米以上的果实,以中、晚熟品种为好。 常用的品种有小国光、红玉、金帅等。 将选好的苹果分级,横径为 60米为三级,6875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糖水洋梨(阳梨或巴梨)制作方法 能选过生或过熟果,洋梨经后熟至色黄、肉滑,选除伤烂、桑皮、铁头、病虫害、苹果形等易变色的梨。 果心温度 5以上投料。 摘去梨把,用机械去皮。 切两半,挖去籽巢及蒂筋,切修为完整的 1/2 块形。 处理过程中果块必须浸于 12食盐水中护色,流程尽量缩短,防止氧化变色和起毛现象。 分选后的梨块迅速洗涤一次装罐。 大小、色泽、成熟度分开
丰富 ( 1)生产工具得改进 ( 2)耕作技术的提高 ( 3)兴修水利 ( 4)开垦荒地 ( 5)经济作物的种植 ( 1)丝织业达魏晋以来最高水平 ( 2)制瓷业获很大发展,青瓷出现 ( 1)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 ( 2)政府铸造铜钱,货币交易代替实物交易 ( 2)对外贸易长足发展 南梁大臣陈庆之到了洛阳以后发出这样的感叹 “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