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某工程试验计划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量 1kg,感量 ; 量筒 —— 容量 1000mL。 ( 2) 准备工作 对同一产地、同一规格的砂子,事先测定其密度,操作方法如下: 取砂样约 10kg,混合均匀,用四分法选出其中两份,每份约重 1kg; 将其中一份砂样,按常规方法用烘箱测定其含水率 w; 与此同时,将另一份砂样准确称重 1000g,投入已装有 500mL 水的量筒中,读出其总体积 V( mL); 按下式计算砂的密度ρ 0: 500)1500( 10000  VwV 以上试验须重复 2~3 次,取平均值。 到具体测定含水率时不必再做。 ( 3)含水率的现场测定 在量筒中先装入 500mL 清水,再准确称取砂样 1000g,投入量 筒,读出其总体积 V( mL),按下式计算含水率 wWC: (%)100)150 0( 100 0)500( 00  VVw WC  2.砂(石)含泥量快速测定法 12 ( 1)仪器 天平 —— 最大称量 1kg,感量 ; 锥形烧瓶 —— 容量 500mL(或普通玻璃瓶)。 ( 2)测定步骤 ①将烧瓶装满水至瓶口(或一定刻度处),准确称出其重量为 m1(此数为常数,可事先称好直接记于瓶上,具体测定时不必再称)。 ②在烧瓶口先装入约 300g 的清水,然后取欲测含泥量的砂样约 300g(不需称量,不需烘干),投入瓶中,稍加摇动排除水中气泡,再用清水将瓶装满至瓶口( 或一定刻度处),准确称出其重量为 m2。 ③将称过重量的瓶子倒去一部分水,约剩砂体积的一倍多,一手执瓶,一手捂住瓶口,用力摇动(或用玻璃棒强力搅动)约 ~1min,然后静置 ~2min,用玻璃虹吸管小心地将距砂面 30mm 以上之浊水吸出。 ④再倒入清水至原有高度,反复上述步骤,直至砂上面的水清为止。 ⑤在瓶内加入清水至瓶口(或一定刻度处),准确称出其重量为 m3。 ⑥按下式计算含泥量 wc: (%)10012 32  mm mmw c 以两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3.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简易测 定法 没有稠度仪时,可用本法测定低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在 300mm 以内者)或干硬性混凝土的维勃稠度。 ( 1)试验设备 标准振动台(频率为 50177。 3Hz,空载时的振幅为 177。 );铁模( 200mm 200mm 200mm 立方体);圆锥筒(大小与坍落度筒相同,但筒的下部切去)秒表;弹头形捣棒和铁铲等。 ( 2)试验方法 将 200mm 200mm 200mm 立方体铁模固定在标准振动台上,用楔块夹紧使其不能移动,在模内放入圆锥筒。 按坍落度试验方法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装入圆锥筒,每层插捣 25 次,刮平, 将圆锥筒提出,测量坍落度。 然后开动振动13 台,并以秒表计时,振动进行至混凝土拌合物由圆锥体下陷而填满立方体铁模的四角,表面平整呈现水泥浆时为止,记录所需时间,精确至。 将振动所需时间乘以系数 作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维勃稠度值。 试验应连续进行两次,每次使用 1 份新的拌合物,取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如果两次试验结果相差 20%以上时,需进行第三次试验。 如第三次试验与前两次试验结果中的每一次仍相差 20%以上时,则整个试验需要重做。 4.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简易测定法 ( 1)直接法 集料最大颗粒直径为 40mm 或 40mm 以下的拌合物,含气量可用直接法测定。 1)试验设备: ①圆柱形量筒 —— 用铝、钢或其他不受水泥浆侵蚀的金属制成,内径150mm,高 350mm,内部旋光。 底面及上端边缘表面应与量筒轴心相垂直,壁厚应使量筒足够刚度,不易变形; ②玻璃板 — 厚约 10mm,尺寸为 200mm 75mm,板中心嵌有一根与板面垂直的金属测针,长 25mm; ③磅秤 — 称量 20kg,精确至 1g; ④金属棒 — 断面为 20mm 5mm,长 500mm; ⑤梨形橡皮吸管。 2)试验步骤: ①将量筒放置于水平面上,注水入量筒,至离上部边缘 4cm 处,在量筒上安放带指针的玻璃板,指针向下。 用梨形橡皮吸管将水沿量筒边壁徐徐加入,至水面与测针尖端接触为止,然后将带指针的玻璃板撤去,称出储水的量筒重量m1(以 g 计)。 ②倒出量筒中的水,将量筒擦干,称出量筒重 m2(以 g 计)。 ③取约 的混凝土拌合物,放入量筒中,称出量筒和混凝土物拌合物的重 m3(以 g 计)。 ④注水入量筒,至水面距上部边缘约 5~6cm 时为止。 用金属棒仔细搅拌量筒中的混凝土拌合物,以排出其中的空气。 搅拌时动作应缓慢均匀,不得使筒内14 的水溅出筒外,并使混凝土拌合物全部受到搅动。 搅动时如发现 起气泡的现象,可用数滴戊醇( C5H11OH)以消除泡沫。 ⑤搅拌 10min 后,将量筒放于水平面上,缓慢地抽出金属棒,须尽量不使金属棒上粘附混凝土拌合物,然后在量筒上放上带指针的玻璃板,使指针向下,并用梨形橡皮吸管沿量筒壁徐徐加水,至水面与指针接触为止。 移去玻璃板,重复用金属棒搅拌 10min。 搅拌完毕后,再将带指针的玻璃板盖上,若指针尖端不与水面接触,再以吸管注水至与指针尖端接触。 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水面与指针接触并达到稳定时为止。 然后移去玻璃棒,称出盛有混凝土和水的量筒的总重量m4(以 g 计)。 试验时混凝土拌 合物与水的温度维持恒定。 每次搅拌前,金属棒应以水湿润。 3)计算方法:按下式计算混凝土的含气量 A: %10039。  V VVA 式中 V—— 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 cm3); V39。 —— 排除空气后的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 cm3); ρ —— 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密度( g/cm3),可按本试验方法之规定测定,称量精确至 1g(质量密度试验应同时进行,取自同一批试样); ρ w—— 水的密度(采用 1g/cm3)。 取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混凝土拌合物的含气量的数值,如两次结果相差 %以上时,试验须重做。 ( 2)间接法 本法适用于骨料最大颗粒直径为 150mm 以下的混凝土拌合物。 预先测得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密度及水泥与砂、石的质量密度后,按下式计算混凝土的含气量 A: %10039。   A 式中 ρ 39。 —— 不含空气的混凝土拌合物的理论质量密度( kg/L); ρ —— 含有空气的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密度( kg/L)。 15 WoggossoccoWogosocommmmmmmm 39。 式中 mco、 mso、 mgo、 mwo—— 相应为拌合用的水泥、砂、石和水的重量( kg); ρ c、ρ s、ρ g—— 相应为水泥、砂、石的质量密度( kg/L)。 5.水泥强度快速测定法 水泥胶砂试体按常规方法成型,然后连同试模立即放入常温养护箱内,箱内温度 20177。 3℃,相对湿度> 90%,预养 3h177。 15min,将试体带模放入湿热养护箱内,从室温开始加热,在 177。 10min 内等速升温到 55℃,恒温 18h177。 10min,取出试体,在室温下冷却 50177。 10min,脱模作抗压试验,按下式推定水泥强度: f28= A Rk+ B 式中 f28—— 预测的水泥 28d 抗压强度( MPa); Rk—— 快速测定的水泥抗压强度( MPa); A、 B—— 由各单位根据试验确定的常数,试验组数不小于 30。 6.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 对新成型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加速养护,经过若干小时后作抗压试验,利用事先建立的强度关系式,根据试压结果可以推算出标准养护 28d 的抗压强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混凝土生产中的质量控制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调整。 加速养护有三种方法:沸水法、 80℃热水法和 55℃温水法。 当采用沸水法时,试件成型后先在室温下静置 24h,然后脱模放入沸水中养护 4h,取出再在室温下静置 1h后试压。 当采用 80℃热水法时,试件成型后带模浸入 80℃热水中养护 5h,取出在室温下脱模并静置 1h 后试压。 当采用 55℃温水法时,试件成型后带模浸入 55℃温水中 23h,取出在室温下脱模并静置 1h 后试压。 用加速养护混凝土试件强度推定标准养护 28d 强度时,应先通过专门试验建立两者之间的强度关系式。 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可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强度关系式: f= A+ BfJ 配制单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可采用换算系数方法建立强度关系式: f= KfJ 16 式中 f—— 标准养护 28d 混凝土试件强度的推定值( MPa); fJ—— 加速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强度的测定值( MPa); A、 B、 K—— 系数,通过试验确定。 7.根据混凝土的早期强度预测任意龄期强度的方法 ( 1)在混凝土浇筑时,取有代表性的拌合物制作两组抗压试块。 试块在浇筑地点养护。 ( 2)试块成型后立即加盖钢板埋于湿砂中,拆模后仍埋入湿砂。 ( 3)这两组的试压龄期,应根据养护温度确定,参见表 326。 试压龄期 表 326 养、护温度℃ 第一组试块的试压龄期( d) 第二组试块的试压龄期( d) 60 1 40 1 20 1 3 15 1 3 10 2 4 ( 4)对试块试压时的龄期应严格掌握,时间误差不应超过。 ( 5)强度预测用以下公式计算: 121121lnln lnln ff fftt tt nn  式中 fn—— 龄期为 tn( d)时的抗压强度( MPa); f f2—— 分别为第一、二组试块的抗压强度( MPa); t t2—— 分别为第一、二组试块的试压龄期( d)。 ( 6)本法可预测混凝土在现场养护条件下,在达到强度标准值 70%前任意龄期的强度。 但不适用于掺早强剂的混凝土。 混凝土的现场检测 1.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 ( 1)同条件养护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 2)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17 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 10 组,且不应少于 3 组; 4)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