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内容摘要:

斯科经战斗遭枪炮破坏的楼房 二月革命后的形势:俄国政治形象的基本特点是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 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政权。 二月革命 推翻 了统治俄国 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临时政府没有满足群众的要求,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社会发展,继续进行战争。 俄国再一次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 《 四月提纲 》 发表 ——指明俄国革命的方向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二月革命 ——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 《 四月提纲 》 发表 ( 1)背景原因: ①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②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 2)时间地点: 1917年 4月、彼得格勒 ( 3)内容: ①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②他还明确提出 “ 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 ” 和“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 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 四月提纲 》 发表 ——指明俄国革命的方向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二月革命 ——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 7月流血事件 —— 导火线 7月流血事件 —— 导火线 原因 :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人民强烈不满。 7月俄军在前线惨败。 影响 :临时政府开始大肆搜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党人;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 四月提纲 》 发表 ——指明俄国革命的方向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二月革命 ——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 7月流血事件 —— 导火线 确定武装起义的方针 确定武装起义的方针 ( 1) 1917年 8月,布尔什维克党召开代表大会,通过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夺取国家权力的决议。 ( 2) 10月提出了在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提出 “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 ,作为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口号。 《 四月提纲 》 发表 ——指明俄国革命的方向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条件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 二月革命 ——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 7月流血事件 —— 导火线 确定武装起义的方针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 1917年 11月 6日) 攻打冬宫 工人、士兵向冬宫进攻 1917年 11月 6日(俄历 10月 24日)午夜,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阿芙乐尔 ” 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于 1917年11月 7日(俄历 10月 25日) 21时 45分,投入革命阵营的该舰官兵按照列宁的起义计划,用炮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信号,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 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现停在圣彼得堡市内的涅瓦河畔。 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在圣彼得堡,始建于 18世纪中叶。 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设于此。 1861年 改革 (封建) 农奴制国家 (资本主义)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 革命 两个政权并立(苏、资) 《 四月提纲 》 七月事件 * 方向明确、革命情绪高涨 十月 革命 (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 二月革命倒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事件抛幻想 十月革命现曙光 三、十月革命的成果:建立政权 —— 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 召开:在攻打冬宫的炮声中,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 内容: ( 1)通过了列宁起草的 《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 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