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6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1内容摘要:
NH3 ——C5H7NO2+CO2+H2O 3 异化分解(内源衰减) C5H7NO2+O2——CO2+H2O+NH3 2 厌氧生物处理机理 作用者:厌氧细菌 兼性厌氧菌 (产酸菌、甲烷菌) 处理对象:不可溶性的有机物 处理条件:厌氧 • 有机物的厌氧生物转化途径 产酸阶段(酸性消化期、酸性衰退期) 碱性分解阶段(或产气阶段) 3 影响生物处理的因素 COD BOD pH 水温 溶解氧 营养物质( N、 P) 第三节 活性污泥法 一 活性污泥及其性质 1 活性污泥组成 生物相:细菌 藻类 原生动物 后生动物 非生物相:水 吸附的无机及有机物 分解后的残留物 性质:吸附性 沉降性 2 性能指标 MLSS SV SVI 污泥龄 区域沉降性能 MLSS——污泥浓度,也称悬浮液固体,反映活性污泥所含微生物的量及处理有机物的能力强弱。 SV——30min沉降比, 1L混合液静置沉降 30min后沉 降污泥与混合液的体积比。 反映污泥的凝聚 —沉降性能和污泥量。 SVI——污泥体积指数,是混合液静置沉降 30min后, 1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反映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和松散程度 3 活性污泥净化原理 氧化 絮凝 吸附 三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以 活性污泥 为主体的生物处理方法。 1 基本流程 初沉池 二沉池 曝气池 活性污泥回流 2 曝气方式 鼓风 机械 混合式 3 运行方式 推流式 完全混合式 第四节 生物膜法 衡量生物滤池的三个指标 水力负荷 有机负荷 去除率 第五节 生物塘 塘的分类 第六节 厌氧生物法。人教版地理选修6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1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调味汤料的基础理论及生产工艺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调味汤料的基础理论及生产工艺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调味品在我国人民饮食中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方便面的生产与销售也在竞争中得到不断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同时对调味料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碗好的方便面,除了具有爽滑、咬劲、弹性强的面外,更需一碗鲜浓、飘香、醇厚的浓汤。 我国复配型汤料起步虽然迟一些
人教版地理选修6湿地干涸及其恢复1
,从湿地生态意义的角度,带来什么影响。 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 •成因: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冻土广布,阻碍地表水下渗 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易积水④河流泛滥 三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 • 地理位置 三江源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区,素有 江河源 、 亚洲水塔 之称。 面积按流域分为:黄河源区面积 万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