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期间所做的通讯记录 、 每一步应急行动的记录等。 45 六 、 应急培训与演习 (熟悉 ) 应急救援培训与演习的指导思想 应以加强基础 , 突出重点 , 边练边战 , 逐步提高为原则。 应急培训与演习的基本要求 是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 、 及时营救伤员 、 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 、 有效消除危害后果 、 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 , 有效降低事故危害 , 减少事故损失。 应急培训应包括 : (1)政府主管部门的培训。 (2)社区居民培训。 (3)企业全员培训。 (4)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培训。 46 (4方面 ) (1)报警。 (2)疏散。 (3)火灾应急培训。 (4)不同水平应急者培训。 具体培训中 , 通常将应急者分为 5种水平进行培训 , 每一种水平都有相应的培训要求 : 1)初级意识水平应急者。 2)初级操作水平应急者。 3)危险物质专业水平应急者。 4)危险物质专家水平应急者。 5)事故指挥者水平应急者。 47 应急训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训练 、 专业训练 、战术训练和自选科目训练 4类。 (1)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是应急队伍的基本训练内容之一 , 是确保完成各种应急救援任务的前提基础。 (2)专业训练。 专业技术关系到应急队伍的实战水平 ,是顺利执行应急救援任务的关键 , 也是训练的重要内容。 (3)战术训练。 战术训练是救援队伍综合训练的重要内容和各项专业技术的综合运用 , 是提高救援队伍实践能力的必要措施。 (4)自选课目训练。 自选课目训练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 , 选择开展如防化 、 气象 、 侦检技术 、 综合演练等项目的训练 , 进一步提高救援队伍的救援水平。 48 第二章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的执法依据 第一节 事故统计与分类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事故调查的原则与程序 第三节 事故调查的组织 49 第一节 事故统计与分类的基本知识 一、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了解)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 GB6721—1987中规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 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 GB6721—1987中,关于伤亡事故经济损失主要包括 5个方面: (1)用于伤亡者的费用。 (2)物资损失。 (3)生产成果的减少。 (4)因劳动时间的丧失而引起劳动价值的损失。 (5)因事故引起的其他损失。 50 (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1)医疗费用 ( 含护理费用 ) 2)丧葬及抚恤费用 3)补助及救济费用 4)歇工工资 (2)善后处理费用 1)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2)现场抢救费用 3)清理现场费用 4)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3)财产损失价值 1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 2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51 1)停产 、 减产损失价值 2)工作损失价值 3)资源损失价值 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 见附录 ) 6)其它损失费用 52 ( 3 )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按下列情况计算: 1) 报废的固定资产 , 以固定资产净值减去残值计算; 2) 损坏的固定资产 , 以修复费用计算。 ( 4 )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按下列情况计算: 1) 原材料 、 燃料 、 辅助材料等均按帐面值减去残值计算; 2) 成品 、 半成品 、 在制品等均以企业实际成本减去残值计算。 ( 5) 事故已处理结案而未能结算的医疗费 、 歇工工资等 ,采用测算 方法计算。 ( 6 ) 对分期支付的抚恤 、 补助等费用 , 按审定支出的费用 , 从开始 支付日期累计到停发日期。 ( 7 ) 停产 、 减产损失 , 按事故发生之日起 到恢复正常生产水平时止 , 计算其损失的价值。 53 ( 1 ) 经济损失 计算公式 E= Ed+ Ei ( 1 ) 式中: E ——经济损失 , 万元; Ed——直接经济损失 , 万元; Ei——间接经济损失 , 万元。 ( 2 ) 工作损失价值 计算公式 Vw=DlM/(S*D) 式中: Vw——工作损失价值 , 万元; Dl——一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 , 死亡一名职工按6000 个工作日计算 , 受伤职工视伤害情况按GB6441 —86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 的附表确定 , 日; M ——企业上年税利 ( 税金加利润 ) , 万元; S ——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 D ——企业上年法定工作日数 , 日。 54 ( 2) 经济损失程度分级 1) 一般损失事故 经济损失小于1万元的事故。 2) 较大损失事故 经济损失大于1万元 ( 含1万元 ) 但小于10万元的事故。 3) 重大损失事故 经济损失大于10万元 ( 含10万元 ) 但小于100万元的事故。 4) 特大损失事故 经济损失大于100万元 ( 含100万元 ) 的事故。 55 三 、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 了解 )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的计算 , 在国家标准 《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 GB/T 154991995 中给了比较详细的说明。 该标准规定了定量记录人体伤害程度的方法及伤害对应的损失工作日数值。 该标准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造成的身体伤害。 该 标准中的损伤的分类 : 肢体损伤 、 眼部损伤 、 鼻部损伤 、 耳部损伤 、 口腔额面部损伤 、 头皮颅脑损伤 、 颈部损伤 、 胸部损伤 、 腹部损伤 、 骨盆部损伤 、 脊柱损伤及其他损伤。 由上述损伤造成的损失工作日可查询相关的换算表得出。 56 四 、 伤亡事故的分类 ( 掌握 ) 目前 , 我国主要是按行业对职业事故进行分类 , 不同行业事故严重程度分类又有所不同。 我国有关法规。 标准中对伤亡事故的分类有详细规定。 1.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 分类 该标准中 对伤亡事故定义为 :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 , 发生的人身伤害 、 急性申毒。 按伤害程度分类 :轻伤 (指损失工作日 低于 105日的失能 伤害 )、 重伤 (指相当于规定损失工作日 , 等于和超过 105日的失能 伤害 )及死亡。 伤亡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 : (1)轻伤事故。 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 指有重伤无死亡事故。 (3)死亡事故。 又分为重大伤亡事故 (指一次死亡 1~2人的事故 )。 特大死亡事故 (指一次死亡 3人以上的事故 , 含 3人 )。 57 2.《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 分类 《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 (国务院令 [1989]第 34号 )中对特别重大事故定义如下 : 特别重大事故 :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者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 、 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特别重大事故: 1. 民航客机发生的机毁人亡 (死亡 40人及其以上 )事故。 2. 专机和外国民航客机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 3. 铁路 、 水运 、 矿山 、 水利 、 电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 50人及其以上 , 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 4. 公路和其他发生一次死亡 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 500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 (航空 、 航天器科研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除外 )。 5. 一次造成职工和居民 100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 6. 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58 3.《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 中的分类 在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 有关问题的解释 (劳安字 [191]23号 )第三条中所指 “ 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 、 急性中毒事故 ” 解释为 :职工在劳动过程申发生的人身伤害 、 急性中毒事故 , 是指职工在本岗位劳动 , 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 , 但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 、 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 , 所发生的轻伤 、 重侮 、 死亡事故。 (l)轻伤事故。 指职工负伤后休一个工作日以上 , 构不成重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 仍按劳动部 (60)中劳护字第 56号 《 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 》 执行。 (3)死亡事故。 指一次死亡 3人以上的事故。 (4)重大死亡事故 :指一次死亡 3人以土 (含 3人 )的事故。 59 在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统计问题解答 》 (劳办发 [1993]140号 )中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 、 急性中毒事故。 (1)重伤。 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 、 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 , 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 , 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 (2)重伤事故。 指一次事故中发生重伤 (包括伴有轻伤 )、 无死亡的事故。 (3)死亡事故。 指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 1~2人的事故。 重大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死亡 3人以上 (含 3人 )的事故。 60 火灾事故按照事故严重程度分为 : (1)一般事故。 (2)重大火灾事故。 (3)特大火灾事故。 依据 《 火灾统计管理规定 》 (1989年 11月 29日公安部 、 劳动部 、国家统计局 (89)公发 26号文 ) 第五条 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 、 受灾户数和财物直接损失金额 , 火灾划分为 3类 :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为特大火灾 :死亡 10人以上 ( 含本数 , 下同 )。 重伤 20人以上。 死亡 、 重伤 20人以上。 受灾 50户以上。 烧毁财务损失 50万元以上。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为重大火灾 :死亡 3人以上。 重伤10人以上。 死亡 、 重伤 10人以上 , 受灾 30户以上。 烧毁财物损失 5万元以上。 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燃烧事故 , 为一般火灾。 61 在 《 火灾统计管理规定 》 (公安部 、 劳动部 ,1997年 )中规定 : 第六条 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 、 受灾户数和直接财产损失 , 火灾等级划分为 3类 :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 , 为特大火灾 :死亡 10人以上 (含本数 , 下同 )。 重伤 20人以上。 死亡 、 重伤 20人以上。 受灾 10户以上。 直接财产损失 100万元以上。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 , 为重大火灾 :死亡 3人以上。 重伤 10人以上。 死亡 、 重伤 10人以上。 受灾 30户以上。 直接财产损失 30万元以上。 (3)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火灾 , 为一般火灾。 62 根据 《 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等级 》 (GB14648一 1993)、 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规定 (CCAR395)民航总局令第 93号 (2000年 7月 19日公布 ), 以及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调查程序 , 将飞行事故分为 : (1)特别重大飞行事故。 (2)重大飞行事故。 (3)一般飞行事故。 63 《 触电事故调查统计规程 》 中根据事故性质的严重程度及经济损失的大小 , 将触电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 : (1)人身死亡事故一次达 50人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