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菜的加工方法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薇菜的加工方法薇菜学名桂皮紫箕,别名牛毛广东菜。 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群生、丛生,分布较广,主产于东北三省及陕西、甘肃。 生长在山地林边、崖边、沟塘边等湿润地方,有的长成整齐的一圈,似盆状,留有残枯的叶柄在根部地面。 发芽出土较早,从根茎上长出嫩芽,成卷曲状,外包黄褐色棉絮状绒毛,芽株有紫色、绿色两种。 薇菜又有雌雄之分,在一圈薇莱里有 12 株雄薇菜,头呈黑挠状,比较好认,能够打种繁殖后代,要注意保护,严禁采集。 雌薇菜莱头呈扁圆形,粗状、肥嫩,可采集。 我国薇菜年产近万吨,主要用于出口。 年 5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当薇菜发芽后 45 天、叶柄出土 18 厘米以上,即可采 2、摘不伸巴掌的嫩菜。 如不伤害根部,采后能继续发新芽,每年可采 45 次。 当叶片卷钩后,即开始老化,停止采摘。 采摘方法是将粗壮肥嫩的薇菜在 20 厘米以下的部位掐下,放在筐里,不能用袋装,切勿捆扎、挤压、防止搓伤,避免日晒。 采收的薇菜要及时挑选整理,粗细分开,去掉老化根部。 2去毛 先把菜放入水中浸泡一下,然后取出捋净叶柄表面的细绒毛。 3水煮 锅内放入足够量水,水与菜的比例最好 3:1,水烧开后,把菜全部倒入锅里(不让菜露出水面)。 加急火尽快沸腾,边煮边翻动。 菜下锅 4 分钟后,可捞出一根菜试着从根部撕开,如能撕到头不断即为煮好。 如撕不到头,还应再煮一下。 菜煮好后,立即捞入冷水中冷却,当菜温接近 3、室温时,捞出晾晒。 每锅水最多煮 3 次就应换掉。 煮制火候很重要,欠火的菜和过火的菜,其出菜率和复原率均低于 1015。 4晾晒搓揉 把煮好的菜铺在席子或干净帘子上,阳光充足时每隔 15 分钟翻动一次,晾晒中拣出煮过火的菜,掐掉老化根。 晾晒的要经过多次揉搓,薇莱揉好是宝,不揉是草。 揉搓的目的是把菜内组织破坏,以防干后纤维木质化。 当菜的表面晒干时,便进行第一次揉搓,当晒到表皮有明显萎缩时,进行第二次揉搓;等晒到表皮皱折明显时,进行第三次揉搓,当晒到半干、韧性增强时,进行第四次揉搓。 这四次揉搓称作初搓。 当晒到七八成干时,还可进行 3 次精搓。 揉搓的次数越多越好,揉搓的间隔时间应越来越短,一次比一次用力。 最后一次搓完,半摊开晾晒,直到晒干为止。 5成品要求 优质的薇菜干应达到色泽红色或棕褐色,组织柔软,富于弹性,有透明感,菜株完整多皱纹呈卷曲状,干燥后直径 2 毫米,长 5 厘米以上,含水不超过 13。 浸泡后复原率不低于 8 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