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5中国的地质灾害3内容摘要:
识等 )。 发现: (1949 — 2020年 )人口密度 ≥400人的地区的死亡人数是人口密度 200— 400人的地区的 10倍;是人口密度 100~ 200人地区的 100倍。 地震死亡人数与人口密度成正比关系。 结论: 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 探究分析: 我国近年来死亡人口下降与经济损失 上升的原因 ? 我国地震死亡 人口总体下降 经济损失迅速上升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震的预测、建筑物的加固、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亡减少。 灾情发展趋势 • 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 ? 思考 以东经 105176。 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 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 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 46%的城市, 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中国的地质灾害 一、地震灾害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 —— 西南地区。人教版地理选修5中国的地质灾害3
相关推荐
( 2)诱发雨涝的根本原因: 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 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 呈现在波动中增加的趋势。 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较严重的省份有 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和四川等 农业大省。 围湖造田 水土 流失 滥伐森林 陡坡开垦 泥沙 堆积 河流蓄洪 泄洪能力下降 加重 洪灾 下游低洼地 过度开发 资产 、 人口 等密度加大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ks5u精品课件
种类:马尾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油松毛虫、云南松毛虫、赤松毛虫等。 高原气候区 亚热带 热 带 带 暖 温 中温带 寒温带 森林病虫害的分布与地形、气温有关。 油松毛虫 分布在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处,第二级阶梯以上的高海拔地区(除新疆北部外)没有。 落叶松毛虫 分布在中温带, 赤松毛虫 分布在暖温带, 马尾松毛虫 分布在热带、亚热带。 松毛虫 三、蝗灾与鼠害 —— 两种最广泛的生物灾害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无公害绿茶的采摘与加工我国茶类众多,对鲜叶的要求各不一样。 对绿茶而言,茶叶采摘标准的确定涉及的因素较多,但总的说来,主要根据茶类加工对鲜叶的嫩度与品质的要求,并考虑茶树新梢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和产量因素进行确定。 现将无公害绿茶采摘、运输与手工加工技术浅谈如下:一、绿茶采摘技术 1、采摘和留养相结合。 茶叶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茶树上留有适量并配置合理的成熟叶片
山和南投地震的受灾人口和经济损失的差异。 •④分析唐山和南投地震的灾情中,人文因素导致的灾情差异(资产密度、建筑物的抗震系数、人的防震意识等 )。 发现: (1949 —2020年 )人口密度≥ 400人的地区的死亡人数是人口密度200— 400人的地区的 10倍;是人口密度 100~ 200人地区的 100倍。 地震死亡人数与人口密度成正比关系。 结论: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 探究分析
的袭击,大多数内陆省份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 其中,杭州湾以南的台风频次远高于以北地区,广东和海南东部沿海的台风频次约占 50%左右,浙江、台湾东部、海南东北部等沿海遭受台风灾害的次数,占总数的 1/ 3以上。 通过阅读图 ,掌握以下内容: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发生源地在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发生次数最多、势力最强的一个海区。 平均每年有 28个台风生成,约占世界台风总数的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