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5内容摘要: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大小是 ,方向。 ,放在光滑的桌面上,手握小球把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右来回运动, B为小球向右到达的最远位置。 小球向右经过中间位置 O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图乙所示。 若测得 OA=OC=7cm,AB=3cm,则自 0时刻开始 ( 1) ,方向向 ,经过路程是。 ( 2) ,方向向 ,经过路程是。 ( 3) ,方向向 ,经过路程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5
相关推荐
右图所示,半圆形支架 BAD,两细绳OA和 OB结于圆心 O,下悬重为 G的物体,使 OA绳固定不动,将 OB绳的 B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位置 C的过程中,分析 OA绳和 OB绳所受力的大小如何变化. • 解析: 因为绳结点 O受重物拉力 FT,所以才使 OA绳和 OB绳受力,因此将拉力 FT分解为 FTA、 FTB(如下图所示 ). OA绳固定,则 FTA的方向不变,在
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 = ,两接触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与滑动摩擦力等大.滑轮及绳的质量均不计,水平拉力 F = 30 N .则A 对 B 的摩擦力多大。 方向如何。 桌面对 B 的摩擦力多大。 方向如何。 ( g 取 10 m /s2) 图 5 解析 对 A 、 B 整体分析对地面 的压力 FN= m A g + m B g =1 2 0 N. 故 B 受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 Fm
体 a 、 b 和 c 仍保持静止.以 F F F3分别表示 a 与 b 、 b 与 c 、 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 ) 图 5 A . F 1 = 5 N , F 2 = 0 , F 3 = 5 N B . F 1 = 5 N , F 2 = 5 N , F 3 = 0 C . F 1 = 0 , F 2 = 5 N , F 3 = 5 N D . F 1 = 0 , F 2 =
度变化的快慢,是速度的变化率,是 ,不是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不是变化量,变化量是 Δv,两者的关系还与时间有关,决不能说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6)加速度的计算可以利用公式 a= 进行求解,找出一段时间内的初、末速度,但一定要注意方向性.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沿直线朝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几个运动物体有相同的位移时,它们的路程也一定相同
1m 11m • C、5m 11m • D、 11m 5m C • 4、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时刻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t/s 0 1 2 3 4 5 X/m 0 5 4 1 7 1 (1) 前几秒内位移最大的是那个时间段 A: 1s B: 2s C: 3s D: 4s (2)第几秒内的位移最大 A:第 1s B:第 2s C:第 3s D:第 4s E: 第 5s (
物体运动快慢。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位置的变化率 ),单位 : Δt很小 ※ 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时间路程平均速率时间位移平均速度(不要求 ) 实验 实验步骤 : (1) 把打点记时器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纸带穿过限位孔 ,把复写纸套在 定位轴 上 ,并且压在纸带上面 . (2)把打点记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 6v的低压交流 电源上 . (3)接通电源开关 ,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