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二章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2内容摘要:
浅 , 湖泊演变为沼泽。 答案 : B 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太湖目前的藻类比 10年前增长了 5倍,部分监测点每升水中的藻类数量已超过 1亿个,整个太湖水面已有2/3的面积达到中等富营养化状态,如不加以治理,太湖将会因全部富营养化而 “ 窒息死亡 ”。 材料二 : 2020年 6月 2日中国现代农业网 从全国来看,仅据国家海洋环境监测系统资料显示,上世纪 80年代我国近海记录到赤潮 75次, 90年代则高达 234次;一次赤潮的面积从几平方千米扩大到几千甚至上万平方千米;发生区域从近岸局部海域发展到整个近海海域 …… 材料三 : 2020年 4月初,在太湖的西部和南部已经发现了大面积的蓝藻,针对太湖 2020年仍有可能大规模暴发蓝藻水花 (华 )的现状, 2020年深受其害的无锡已经做好了应急准备。 (1)太湖及近海水域的富营养化现象主要来自哪些污染。 (2)无机氮和无机磷化合物大量排入太湖及近海地区会引起哪些后果。 (3)下列区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 A.杭州湾 B.莱州湾 C.辽东湾 D.珠江口 (4)如果要在短时间内使藻类植物大量减少,采取下列哪一措施最为有效 ( ) A.大量引入肉食性鱼类 B.完全除去肉食性鱼类 C.大量引入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 D.采取人工捕捞藻类植物,控制无机氮和无机磷排入 思路点拨 : 本题以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和我国赤潮发生状况的材料为切入点,考查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第 (1)题,工业、农业、生活污水以及水运、旅游业污染是造成太湖及近海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第 (2)题,无机氮和无机磷化合物是植物营养物,大量排入湖海会引起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浮游生物死亡后要消耗掉大量的溶解氧,致使鱼类因缺氧而死亡或引发赤潮现象。 富营养化加快了湖泊自然演替的过程,加速湖泊的萎缩及消亡,还会使饮用水质变坏,影响人体健康。 第 (3)题,赤潮的发生往往取决于海水的温度、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海湾的形状。 珠江三角洲地区轻工业发达、人口密集、农业中的化肥淋失、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且珠江口纬度低、水温高,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上珠江口呈喇叭状,受海洋影响小,不利于污水扩散,最易发生赤潮。 (4)题,浮游生物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类,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藻类属于浮游植物,但要在短时间内使藻类植物大量减少,可采取人工措施进行捕捞,同时控制污染源,防止含无机氮和无机磷的废液排入。 答案 : (1)主要来自工业、农业、生活污水以及水运、旅游业污染。 (2)无机氮和无机磷化合物大量排入太湖和近海,会导致湖海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赤潮,使藻类大量繁殖,影响渔业生产,加速湖泊自然演化过程,还可能使饮用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 (3)D (4)D 读图和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 2020年 10月 3日,一油轮在①处搁浅,造成7000吨原油泄漏,污染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二章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2
相关推荐
个百分点。 ( 1 )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 提示 :排放到大气中的酸性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 ,生成H2SO HNO HC l ,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 ,形成酸雨。 ( 2 )我国的酸雨主要分布在哪些地 区 ? 提示 :我国的酸雨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现在的东北、华北地区也有酸雨的出现。 ( 3 )酸雨会造成哪些危害 ? 提示 :酸雨会使河湖水酸化 ,危害水生生物。 使土壤酸化
__控制区和________控制区,限制 ________的开采,积极发展清洁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调整能源结构等。 1. (1)能源 (2)节能 能源效率 可再生资源 工业 (3)酸雨 二氧化硫污染 高硫煤 重点突破 图解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 对点演练 2. 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气体进入大气后被缓慢氧化,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雨、雪、冰雹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 据此完成 (1)~ (2)题。
氯乙烯农用地膜被视为危害环境的三大 “ 白色公害 ”。 为解决一次性快餐盒所带来的 “ 白色污染 ” 问题,国家打算近几年全部淘汰泡沫塑料饭盒,取而代之的是用纸浆、植物纤维等易循环利用原料制成的一次性 “ 纸饭盒 ”。 为解决农用地膜所带来的“ 白色污染 ” 问题,武汉大学提出了 “ 以蔗渣浆、麦秆、芦苇浆为原料来生产 ‘ 再生纤维素共混膜 ’” 的研究课题,已获成功。 使用 “ 共混膜 ”
农业建设必须节约 用地 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的概念 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表现 土壤侵蚀 (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
弃贫 品位 东南 中部 西部 34 重点突破 中国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及原因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到目前为止,我国 45种主要矿产的探明储量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矿产资源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位下降 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在中部或西部地区 到
开发利用的措施主要有 :科学开采化石燃料 ,提高资源利用率。 开发使用过程中要防治环境污染。 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 ,合理利用土地。 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 实施能源结构改革 ,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地使用天然气。 主题二 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 材料 :美国商务部 2 0 1 2 年 3 月 20 日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板收取 2 . 9 %~4 . 7 % 进口税。 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