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1内容摘要:
开发利用的措施主要有 :科学开采化石燃料 ,提高资源利用率。 开发使用过程中要防治环境污染。 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 ,合理利用土地。 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 实施能源结构改革 ,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地使用天然气。 主题二 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 材料 :美国商务部 2 0 1 2 年 3 月 20 日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板收取 2 . 9 %~4 . 7 % 进口税。 对此 ,中国生产商指控美国增设贸易壁垒。 专家表示此举会导致中美贸易关系紧张。 ( 1 )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项目。 利用太阳能发电有何优缺点 ? 提示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优点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能量巨大、清洁无污染。 缺点 :太阳能在地表分布较为分散 ,建设太阳能电站占地面积大 ,受天气、季节的影响比较大。 ( 2 )我国的哪些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 ? 该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 提示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区主要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海拔 高 ,空气稀薄 ,大气洁净度高 ,再加上阴雨天气少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少 ,所以太阳能资源丰富。 ( 3 )除了太阳能资源外 ,世界各国大力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还有哪些 ? 提示 :还有水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地热能等。 ( 4 )为什么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 ? 提示 :现在世界能源构成中以非可再生的矿物能源为主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 ,非可再生的矿物能源总有耗竭的那一天 ,再者 ,矿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所以世界各地都在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 1 . 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分析 思路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地区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 ,尤其是资源短缺问题 ,解决措施需要从 “ 开源 ”“ 节流 ” 两方面着手。 所谓 “ 开源 ” ,即增加资源供应来源 ,可以是同种资源 ,通过加大勘探开发而增加产量。 也可以是其他资源 ,如煤炭供应紧张 ,可以增加石油供应 ,火电供应不足 ,可以发展风电、核电等。 所谓 “ 节流 ” ,即节约 ,减少浪费 ,提高利用率。 节流一方面是从生产中进行 ,通过提高生产技术 ,改善生产方式等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损耗。 另一方面是从生活中进行 ,每个人都应行动起来 ,从身边小事做起 ,不浪费一滴水 ,随手关灯等。 2 . 应对 石油危机的措施 ( 1 ) 适度开发 ,均衡生产。 石油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 ,对其开发要贯彻 “ 在开发中保护 ,在保护中开发 ” 的方针 ,适度开发 ,均衡生产 ,提高资源利用率。 ( 2 ) 节约使用 ,提高效率。 我国石油利用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节约潜力很大。 要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 ,充分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 ,以达到节约使用石油 ,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 3 ) 加强勘探 ,挖掘潜力 ,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 ,替代石油进口 ,是发展国内石油工业的重要补充。 因 此 ,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 ,保证国内石油的正常供应。 另外 ,为了预防石油供 应中断 ,保障石油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我国的四大石油储备基地为浙江的宁波镇海和舟山岙山、青岛黄岛、大连新港。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三章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1
相关推荐
弃贫 品位 东南 中部 西部 34 重点突破 中国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及原因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到目前为止,我国 45种主要矿产的探明储量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矿产资源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位下降 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矿产资源主要富集在中部或西部地区 到
农业建设必须节约 用地 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的概念 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表现 土壤侵蚀 (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
浅 , 湖泊演变为沼泽。 答案 : B 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太湖目前的藻类比 10年前增长了 5倍,部分监测点每升水中的藻类数量已超过 1亿个,整个太湖水面已有2/3的面积达到中等富营养化状态,如不加以治理,太湖将会因全部富营养化而 “ 窒息死亡 ”。 材料二 : 2020年 6月 2日中国现代农业网 从全国来看,仅据国家海洋环境监测系统资料显示,上世纪
材料 :新华网北京 2 0 1 1 年 2 月 24 日电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透露 ,目前 ,中国耕地面积约为 1 . 2 2 亿公顷 ,比 1 9 9 7 年的 1 . 3 0 亿公顷减少 0 . 0 8 亿公顷 ,逼近耕地 “ 红线 ”。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 10 多年前的 0 . 1 1公顷减少到 0 . 0 9 公顷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40% ,保护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大。 (
) A.停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开发利用资源时,不能危及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解析 :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表明 , 人类首先要发展 , 不能消极地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发展要有限度 , 不能加大加快 、 无节制地开发可再生资源 , 控制人口增大 , 使人口数量不变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核心 思想 征服论环境观 ,是一种人地对立的环境观 ,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者和征服者 “ 天人合一 ” 或 “ 人地归一 ”的环境观 ,人类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儿子 而不是主人 ,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 ( 环境 ) 的平衡与协调 ,才能生存与发展 行为 表现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壮大 ,从环境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源和能源 ,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人们正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