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1内容摘要:
占总数的 1/ 3以上。 通过阅读图 2. 32,掌握以下内容: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发生源地在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发生次数最多、势力最强的一个海区。 平均每年有 28个台风生成,约占世界台风总数的 1/ 3。 台风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受其影响程度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 台风灾害灾情严重的地区是地均 GDP高且台风次数多的地区。 台风造成的损失 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 15%~ 20%,其中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台风灾害损失也有 逐年增加 的趋势。 通过阅读表 6,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①记录有关台风灾害灾情信息主要从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毁损船舶、倒塌房屋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方面纪录。 ②自 20世纪 90年代以后,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成倍增长的趋势。 探究活动: ① 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虽然受灾,但却没有成灾,原因是什么。 ② 区别台风和旱灾、洪水的灾情报告有什么不同 ? ③ 台风登陆对区域旱情有什么影响。 (提示:上海虽然受灾,但却没有成灾与该城市的防御能力强有密切关系。 台风登陆会带来大量降水,可以缓解当地的旱情。 )。 思考: 台风对沿海地区农业和城市有什么影响 ? 点拨: 我国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渔业区 ,人口密集,城市港口众多的地带。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灾害常会形成海水倒灌,造成海堤决口,形成洪涝灾害,并且可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会造成城市、港口以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船舶的毁坏等,以及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建筑物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而直接威胁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寒潮灾害 发生时间: 9月至次年 5月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 3~4月和10~ 11月,前者更强。 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源地: 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路径: 偏西路径 —— 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 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偏北路径 —— 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东北路径 —— 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侵入我国的寒潮都是北冰洋的极地冷气团向南爆发的结果。 有时,在西伯利亚西部和蒙古等地区也会有堆积的冷气团向南爆发,形成寒潮。 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我国青。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1
相关推荐
不合理开发和不合理耕作所致。 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有关方面管理的不到位 ,西北、华北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人为破坏自然植被 ,形成了大量裸露、疏松土地 ,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沙尘源 ,一遇大风便形成影响社会、危害人民健康的沙尘暴。 ( 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 提示 :人类与环境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 ( 2 )材料中人类破坏了植被 ,导致沙尘天气增多
度超过了环境的供给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 (5)箭头⑦⑧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一种是恶性的,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2. 用图示法记忆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点演练 2. 人与环境的对立性表现在 ( ) A.环境无法容纳人类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废弃物
坏问题;④在中国的黄土高原至云贵高原一带较多,可能是水土流失问题;⑤分布在沿岸海域,应是海域污染问题。 西欧的酸雨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答案 : (1)B (2)D 基础填充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 ________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 ________的矛盾。 3.局部利益与 ________的矛盾。 4.个人行为和 ________的矛盾。
地震平息后再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如果恰巧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 4)在商店、书店、展览馆等公共场所,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 (如低矮家具等 )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物或悬挂物。 (
”一词,主要包括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等。 图表解读 读教材 P57图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污染,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 ,游客会对旅游地产生哪些污染。 (2)除此之外还会产生哪些问题。 提示: (1)固体废弃物污染。 (2)汽车尾气、噪声、危害生物、危害文物古迹、冲击当地文化等。 课堂互动 •释疑解惑 探究一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下列问题。 (1)石窟属于哪类旅游资源。 (2)目前 ,我国三大类石窟的现状怎样 ?为什么。 (3)游客对石窟有何危害。 提示: (1)人文旅游资源。 (2)损毁极为严重。 受自然风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 (3)游客的大量涌入,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水汽及拍照等会破坏壁画的色彩。 课堂互动 •释疑解惑 探究一 旅游环境问题 读下面的旅游漫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