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ppt随堂课件内容摘要:
策优势不明显(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②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 优势 ① 工业实力大为增强②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主导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 特点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第二阶段 时间 1990年以后 原因 ① 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②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 影响 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①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②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两方面综合的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1985年与 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 东莞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起步: “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 2.发展优势: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著名的侨乡 3.抓住两次机遇: ⑴在改革开放初期,东莞抓住香港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大量引进港资,发展“三来一补”。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东莞完善了能源、通信、厂房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化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⑵ 2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恰逢台湾产业开始大规模向祖国大陆转移,东莞又一次抓住机遇,大量引进台资的电脑资讯产业项目,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工业化的推进 城市化 城市化标志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数量增多 许多乡村地区变成城镇,城镇数量猛增,乡村、城市交错分布 城市人口增多 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 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图示法记忆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P81“活动” P81“ 活动 ” 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东北模式的城市化,其推进动力都是 工业化 ,云南德宏模式的推进动力是 边贸发展。 其中 珠江三角洲地区 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温州模式 的城市化是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带来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 苏南模式 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了郊区城市化; 东北模式是随着资源的开发,产生的劳动力职能变化和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云南德宏模式 是由于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到这里务工经商,推动了区域城市化的发展。 P81“ 活动” 在教材所列举的区域城市化几种典型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除 云南德宏 是因为边贸发展而促进了城市化外,大多数地区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推进城市化。 东北地区 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建国后伴随着我国重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工业体系的完善而逐步推进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 20世纪 80年代后期这些老工业基地的逐步衰退,东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也遇到很多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区域发展的三种模式: 即 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 每种模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都有自己的特点。 例 3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ppt随堂课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