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标化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组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于1mm。 外架搭设技术要求:(一般要求,详细见外架施工方案) 脚手架横向距为 ,纵向间距 建筑用途)。 脚手架坚立杆离墙体的距离为 1020cm,小横杆离墙体为 3050mm。 阴、阳角处立杆距墙体的距离不得大于 40cm。 软硬拉结 各类拉结、支撑点应符合规范要求。 6 软拉结应双股并联,不得拉结在窗框、水落管和锈蚀的金属预埋件上。 设置预埋硬拉结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准。 硬拉结与脚手架里立杆连接点不准采用电焊焊接。 搭接:脚手架剪刀撑、斜撑搭接长度不小于 1m,且不少于 2只扣件紧固。 竹篱笆、栏杆 施工操作层必须满铺篱笆,四角绑扎牢固。 铺设竹笆层时,应设置 40cm 踢脚笆、围护笆或不低于 1m 的小眼安全网。 验收 脚手架应有分部、分段按施工进度的书面验收报告。 各种脚手架应在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 扣件的扭力矩应按规范要求测试,抽点验收。 三)“三宝”“四口”安全保护措施 1 安全帽 安全帽购买时必须是国家或地方安全监督部门指定的品牌。 安全帽在按 GB281281 规定批量抽验时,如不合格,应再取双倍复验。 2 安全带:购买安全带时,必须按( GB609585)标准执行,出厂资料、归档。 3 安全网:购买安全网必须按( GB572585)标准执行,采用容目式安全网,其标准 1cm1cm 目数为 20xx 目以上。 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必须按照有关规范督促工人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4 预留洞口 边长或直径在 20~25cm 的洞口,可利用混凝土板内钢筋或固定盖板防护。 60~150cm 的洞口,可用混凝土板内钢筋贯空洞径,网格一般不得大于20cm。 150cm 以上的洞口,四周应设护栏,洞口下张安全网,按栏高 1m 设两 7 道水平杆。 预制构件的洞口(包括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参照上述规 定防护或架设脚手板、满铺竹笆,固定防护。 5 楼梯口 分层施工楼梯口应装临时防护。 梯段边设临时防护栏杆(用钢管)。 顶层楼梯口应随施工安装正式栏杆或临时防护栏杆。 临边防护经有关部门验收后,方可使用。 四)施工用电 支线架设 配电箱的电缆线应有套管,电线进出不混乱。 大容量电箱上进线加滴水弯。 支线绝缘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 支线应沿墙或电杆架空敷设,并用绝缘子固定。 过道电线可采用硬质护套管埋地并作标记。 室外支线应用橡皮线架 空,接头不受拉力并符合绝缘要求。 现场照明 一般场所采用 220V 电压。 危险、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的照明及手持照明灯具,应采用符合要求的安全电压。 照明导线应用绝缘子固定。 严禁使用花线或塑料胶质线。 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 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 单相回路内的照明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 3m;室内距地面不得低于。 碘钨灯固定架设,要保证安全。 钠、铊等金属卤化物灯具的安装高度宜在 5m 以上。 灯线不得靠近灯具表面。 架空线 8 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 架空线应装设横担和绝缘子,其规格、线间距离、档距等应符合架空线 路要求,其电杆板线离地 以上应加绝缘子。 架空线一般应离地 4m 以上,机动车道为 6m 以上。 电箱(配电箱、开关箱) 电箱应有门、锁、色标和统一编号,使用标准电箱。 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 各类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 无积灰、杂物,箱体不得歪斜。 电箱安装高度和绝缘材料等均应符合规定。 电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极配合。 配电箱应设总熔丝、分熔丝、分开关。 零排地排齐全。 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 配电箱的开关电器应与配电线或开关箱一一对应配合,作分路设置,以确保专路专控;总开关电器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 熔丝应和用电设备的实际负荷相匹配。 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保险。 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配有 380V和 220V两种电压等级。 接地接零 接地体可用角钢、圆钢或钢管,但不得用螺纹钢,其截面不小 于 48mm2,一组 2根接地体之间间距不小于 ,入土深度不小于 2m,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 橡皮线中黑色或绿 /黄双色线作为接地线。 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接地或接零线截面最小不能低于 多股芯线;手持式民用电设备应采用不小于 mm2的多股铜芯线。 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 9 变配电装置 配电间面积不小于 3m 3m,单列配电柜(板)通道;正面不小于 ,侧面不小于 1m,背面不小于 ;双列配电柜正面不小于 2m。 配电间必须符合“四防 一通”的要求 变配电间应配有安全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并有各类警告标牌。 开关应有编号及用途标志。 保持室内清洁无杂物。 五)中。创标化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组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