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储能系统解决低压配电网扩容问题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_项目技术规范_k(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输 配 用同步进行的模式。 储能技术能够对电力系统提供有功无功的平滑快速控制,并 可 进一步改 善 电力服务的质量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灵活性。 储能技术已被视为电网运行过程中 “ 采 – 发 – 输 – 配 – 储 – 用 ” 六大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发达国家和我国均已将大规模储能技术定位为支撑新能源发展的战略性技术。 目前,我省发电系统必须要满足对负荷的即时供给 , 而通常只有在高峰负荷时才会导致系统供电通道的紧张,电力公司为了满足高峰负荷时的安全送电需求而不得不投入巨资 进行 电网 扩容。 然而,高峰负荷出现的概率在电网全运行周期中所占的比例毕竟十分有限 , 这意味着在传统电网发展模式更多意义上只是为了满足出现概率较小运行方式下的系统安全需求。 伴随着配电网用电负荷密度日益加大,现有配电网络中 部分 线路已不能满足负荷的增长需求。 目前,部分 低压馈线 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方面,当某一线路负荷超过 其容量时,则需要对 其 进行升级或者增建,传统的措施包括升级或者增建变电站变压器、配电线路、电容器等。 特别是 繁华 地区,由于征地成本、线路走廊特殊等造成的线第 8 页 • 共 25 页 路扩建成本及难度升高。 如何延缓线路和变压器的投资,如何在尽可能提供安全、可靠、高质量的电力服务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电网运行、维护和升级增建等费用的问题。 另一方面, 由于 原有配电网络薄弱,供电半径过长、配变过载及低压配网线路导线截面偏小等原因,造成用电高峰时段供电质量长期达不到供电要求,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线路阻塞现象。 如何有效解决配网中一些重点电路的出现的容量不足 ( “ 卡脖子 ” 现象)、重负荷下线路末端无功支撑薄弱以及电能质量差的问题。 第 9 页 • 共 25 页 第三章、 建设目标 “ 分布式储能系统解决低压配电网扩容问题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 ” 项目 主要包含 目所涉及的储能系统的技术经济性比较、储能选型的方法体系研究、储能系统运行特性及控制技术等理论性研究 、数据采集、监测检测装置等硬件设备实现的实验室研究及样机生产 ,具体 建设目标 如下: 配电系统中引入储能环节后,可以有效地消除昼夜峰谷差,平滑负荷,延缓配网升级,分布式储能装置及其关键控制技术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电力设备,降低供电成本,还可以促进可再生能 源的应用,也可以作为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调整频率、补偿负荷波动的一种手段。 项目研究将采用合理的储能形式、采用先进的 IGBT 功率器件以及先进的数字控制技术,优化控制性能和提高 储能 系统的可靠性,并且在结构上进行模块化设计,方便安装与维护。 第 10 页 • 共 25 页 第四章、 功能要求 本项目研究的储能 装置及储能 控制系统预期具有如下功能: 对用电负荷进行监测分析,为以后的负荷分配提供依据; 恒 电 流充电、恒 电 压充电、恒功率充电等功能; 恒 电 流放电、限 电 压放电,恒功率放电等功能; 根据所在配电网特点,具有定时充放电等功能; 进行静止无功功 率补偿,减小电网因功率因数低; PCS 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电池特性曲线,可以与多种电池接口; 电池漏电流检测; 完善的显示和通讯功能。 本项目研究成果的应用,将能够有效延缓配电网升级,减小投资,降低建设成本;有效缓解 10kV 配电系统供电瓶颈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改善配电网电能质量,减少无功电流、谐波电流增加设备发热问题造成的损耗;减少电压波形畸变或不对称产生的电动机等设备附加损耗;减少负荷不平衡引起的输电线路、变压器产生的附加损耗 ;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达到电力系统节能的目的。 第 11 页 • 共 25 页 第 五 章、 分布式储能系统的 要 求 ( 1) 分布式储能系统应能够 7 24 小时连续不断稳定工作。 ( 2)分布式储能系统能够 对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功率、设备名称、工作状态、充电量、放电量、电网电压、电网电流、电网频率及三相负荷进行实时 、 可靠检测。 ( 3)分布式储能系统的 上位机系统升级或改进应在不影响业务的情况下进行,保证系统可以稳定、平滑过渡。 组成部分 分布式储能系统各部分 名称 数量 注释 电池组 1 电池管理系统 1 电池 风 或水冷却系统 1 电池消防系统 1 电池组配件 1 PCS(含监控、保护装置等) 1 PCS 配件 1 各种型号断路器、隔离开关 各种型号的保护、仪表、自动装置、通讯设备、电缆、防雷、接地设备及组成系统必要的配件 根据实际需要 备品备件 根据实际需要 专用工具 根据实际需要 第 12 页 • 共 25 页 项目 单位 规格 备 注 交流参数 工作方式 — 连续工作 交流接线方式 三相 4 线 额定容量 kWh 200 并 网 充 放 电 额定电网电压 V 380 有效值 额定电网频率 Hz 50 频率范围 Hz 47- 可设定 总电流波形畸变率 % 3% 额定功率 功率因数 ≥ 额定功率 (超前) 加入无功时 直流侧参数 最大直流功率 kW 110 直流电压范围 V 450—750 Vdc 最大输入电流 A 250 Idc 储能系统指标 最大转换效率 % 含变压器 交流断路器开断能力 kA 30 电压 400V 时 直流断路器开断能力 kA 14 电压 690V 时 允许环境温度 - 25℃ ~+ 55℃ 冷却方式 风冷 或 水冷 允许相对湿度 0~ 95% 无冷凝 显示和通讯 显示 触摸屏 标准通讯方式 RS485 MODBUS 协议 第 13 页 • 共 25 页 系统 技术参数 指标要求 储能电池组应具有高功率密度、良好的热稳定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具备长的充放电循环寿命。 技术参数名称 参数 注释 电池类型 锂离子电池或胶体电池 根据项目情况调整 额定功率 100kW 额定容量。分布式储能系统解决低压配电网扩容问题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_项目技术规范_k(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