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香菇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装袋装袋时分为 14 人一组,2 人拌料,2 人装袋 5 人扎口,4 人套外袋,1人装锅。 注意问题:1拌料人员要将木屑与其他辅料搅拌均匀,达到干料两遍。 2装袋人员要将菌棒装到 以上,要紧松适度。 将料面压实,最后将口袋牢牢扎紧。 验出塑料袋有破损必须用胶条粘好。 5 装锅人员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太阳直射时要盖好遮阳网,雨天要盖好塑料布。 二、灭菌灭菌开始时,要求用大火烧,争取在最短时间内使锅内温度达到 100 度,待温度升到 100 度时要用均火烧,保持 16 个小时。 注意问题:烧锅人员不得睡觉,中途不得塌气,如发现问题需及时报告三、接种 1 将 6 2、0 个菌棒装到接种箱内同时放好,把消毒液浸泡过的菌种、酒精灯、刀片、打火机、接种用的木棒用消毒机进行熏蒸,半小时方可接种。 2 接种人员进入接种前要用酒精棉球擦洗双手,将酒精灯点燃,把刀片、接种棒消毒,用刀片把菌种削去五分之一,解开套袋拉出菌棒,用接种棒在菌棒上均匀的大五个点进行接种。 (一面 3 个点,一面 2 个点)3个眼的接种眼药靠近两端,打孔直径 米,深 米,接踵棒要旋转抽出,用手将菌种掰成均匀小块,塞满接种眼,逐孔接好后,套上外袋,扎好口袋。 注意问题:1 接种箱在使用一天后,晚上必须打开箱门,待第二天使用时多加两包消毒剂,消毒剂以每箱三包为宜,点燃后必须在半小时后进入,对于含水量底的栽培 3、种,以实际情况而定。 2 接完种的菌棒,接种眼一定要侧放,一井字型摆放,菌棒高度与密度以实际情况而定。 四、发菌管理 1 种植户首先将大鹏地面撒上石灰粉,石灰粉上面铺上薄膜,防止适度过高。 2 菌丝的生长不需要阳光,大鹏里不能有太阳光直射的地方,后期需要散光,有利于菌丝生理成熟。 3 菌丝生长以 23 度为宜,要防止适度过高,如果过高可采取加大通风量,或倒垛等方式。 4 当菌丝生长直径为 12 厘米左右时,可脱去外袋,如菌棒水分过大,可先解开外袋绳,但要保留套袋。 5 当菌丝生长再次变慢时,或有凸起物产生时,时间大约在 40,开始通风,刺孔深度大约在 米左右,每个接种眼周围刺 4孔,菌棒偏湿的可多刺 12 4、 个孔,最后一次刺孔在脱袋前 7,这次通气主要是派出菌棒内的废气,对于出菇产量的高低有重要的作用。 注意问题:脱外袋的时间与刺孔德数量、深度以实际情况为准,阴雨天气或棚温超过 28 度时不得通气,刺过孔德菌棒要 7内倒垛,刺孔根据天气与稳固好地来进行。 五、拖袋今年采用的是中低温型 939 品种,菌龄为 90 天左右。 菌棒脱袋应具备以下条件:1 菌棒重量比接种时轻 67 两。 2菌棒凸起物在三分之二以上,接种眼或凸起物的地方基本转色,用手摸上去比较软。 3 菌棒部分有菇蕾出现。 4 菌棒先排场,后脱袋。 注意问题:1 脱袋后要及时罩上薄膜,太阳光太强,或雨天,大风天,不可以脱袋。 2 崩内温度高于25 度时 5、或低于 12 度时不可以脱袋。 3 脱袋后罩上薄膜的菌棒温度应控制在 15之间,罩膜 47 天。 4 脱袋前应增加棚内湿度。 5 以上脱袋时间、罩膜时间及温度的控制以实际情况为准。 六、出菇管理:出菇是应结合温度、湿度通风量大小、蘑菇量多少来灵活运用。 1 早上打开上层所有草席,增加温度,待温度升至 1520 度时开始通风;2 阴天应把草席全部托起,但是也要通风,通风时间不能过长;3 晴天可多喷水、多通风,阴天少喷水、少通风,通分时间不能过长;4 喷水、通风也要根据蘑菇量的多少来进行。 七、注水:注水要结合菌棒、气温、光照进行;1 头茬菇完成后,及时养菌,此时菌棒减轻 1/3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时,可注水,同时注意温度低于 12 度时不能注水;2 具体注水时间、注水多少以实际情况而定。 八、发生病菌感染的处理办法:接种后 10 天内,如发现菌棒感染,百分之五以内,不予补偿,高于百分之五时,可按照 5%以外的数目补偿。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