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厚度 0~ ,颗粒一般直径 2~ 150mm,偶含较大的块石和漂石。 扬柳井组第一段( T2y1):灰、红灰、黄灰色薄层~中厚层 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上部白云岩具膏盐假象,具角砾状构造,底部白云岩含较多方解石晶洞。 整个工程线路均位于该地层中。 ( 3)地质构造条件 工程线路区域位于向斜轴部位,临近无断层通过,河谷两岸岩层倾角平缓,地质构造简单,构造对工程建筑影线甚微。 工程区主要发关 岭 县 断桥河流域 顶云 农田保护 工程 初步设计 报告 12 育三组节理、裂隙:第一组:走向 NE40176。 、倾角 85176。 ;第二组:走向 NW80176。 、倾角 70176。 ;第三组:走向 NW30176。 、倾角 70176。 ( 4)岩溶水文地质条件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岩溶地质现象控制。 由于地形起伏不大,岩层缓倾,碳酸 盐岩分布区岩溶广泛发育,以地表洼地、落水洞、溶洞为主,故地表水缺乏,地下水较丰富,地下水位低,区内 泉点出露 甚少 , 出露位置较低,地表水和地下水分水岭一致,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地表水降落到地面以后通过岩溶落水洞或节理裂隙迅速渗入地下或排入地形低洼地带,渗入地下部分地表水一般以集中方式汇集到地下河流(伏流),然后在地形切割较深的地带或排泄基准面排出地表;排入地形低洼地带地表水,由于地下岩溶管道排水不畅,往往在洼地区集水成零时岩溶湖(如纳丙寨槽谷、水头上洼地等),长时间淹没。 地下水以孔隙水、裂隙发育,管道岩溶水为主。 工程区地下水质类型为 [C]CaⅢ型,即碳酸盐钙质水,属较低矿化度的微硬水,水质已达到碳酸盐溶解平衡状态,水质较稳定。 根据有关工程经验,该类型水为无硫酸盐型结晶性侵蚀,对水泥无分解性侵蚀。 ( 5)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工程区由槽谷、洼地和宽缓的河谷组成,虽然河道两岸均为顺向谷坡,但地形坡度较缓,仅局部为 陡崖,且均为硬质岩石地层,基岩裸露,自然斜坡稳定性良好,工程区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 治理河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关 岭 县 断桥河流域 顶云 农田保护 工程 初步设计 报告 13 治理河段地形平缓、位于槽谷、洼地和宽缓的河谷中,河床基岩大部分裸露、河岸覆盖层厚度较小( 一般小于 ,局部稍大),出露岩层为 硬质岩石,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区域构造稳定,自然斜坡稳定性良好。 由于河床基岩裸露,堤基稳定性良好;虽河岸覆盖层厚度较小,但位于河流边上,加之位于地下水排泄区,土层含水量饱和,河堤边坡开挖稳定性差,且基坑用水量可能较大,易形成土层滑坡和基槽涌水现象,故应加强开挖边坡的支挡或采用放坡处理措施,同时应加强基槽排水。 此外,虽然局部河段岸坡上砂质粘土红粘土力学性能较好,性能稳定,但如果采用土层作地基持力层时,应加强地基岸坡保护,避免河水掏蚀基底,造成堤底脱空,形成覆盖层 滑坡;修筑围堰时,在河水和地下水作用下,容易产生管涌和流土现象,应采用隔水水措施对临时围堰坡进行保护。 其他建 (构 )筑物工程地质 本次治理河段涉及到的其他建筑物仅有临时性围堰,由于围堰均位于河床中,围堰高度较小,工程规模小,荷载不大,持力层均能满足要求,不会引发任何工程地质问题。 此外,由于采用土石或麻袋围堰,防渗效果差,容易引发围堰滑动,应注意进行坡体加固。 天然建筑材料 ( 1)土料 工程区溶蚀谷坡和槽谷洼地中广泛分布 残坡积( Qel+dl)层黄色,浅黄色红粘土、砂质粘土夹碎石,厚度 ~ 2m,厚度变化不大,土层结构至密,性能稳定,强度中等, 为中、高压缩性土。 根据建筑关 岭 县 断桥河流域 顶云 农田保护 工程 初步设计 报告 14 的具体性质和要求,本工程土料用量不大,要求较低,根据费用省,运距短的原则,在治理河段工程区沿线均可开采,故可选的土料场不定点,可就近开采,最远距离小于 30m,储量丰富,最小覆盖层厚度 ,顶部耕土层(无效层)厚度 ,有效层厚度约 1m,总储量满足设计要求。 ( 2)砂、石料 工程区沿线高家井、旧场、下长乐 一带广泛分布 T2y1 的 灰色薄层~中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属硬质岩类,抗风化、抗渗、抗冻性强,运距较近,一般 1~ ,覆盖层和风化带厚度较小,储量丰富,可 以作原料加工使用,为良好的天然建筑石料。 根据现场踏勘调查,本初步选定石料场 2 个,编号“石- 1”和“石- 2”,分别位于旧场附近和上长乐附近,基岩出露较好,覆盖层不均匀分布,厚度 0~ ,无效层厚度约 ~ 1m,可采储量 万 m3,距工程区最远点为 1km。 工程任务和规模 地区 经济 及河道现状 XX 乡辖 16 个行政村, 129 个村民小组, 88 个自然村寨,耕地面积 16996 亩,其中,田 8114 亩,地 8882 亩。 全乡总户数 6330 户,25100 人。 农业人口 24497 人,占总人口的 %;少数民族 14568人,占总人口 %。 20xx 年,全乡完成粮食总产量 8490 吨,油菜籽产量 496 吨,实现畜牧业产值 1733 万元,年末牛存栏 8240 头,猪存栏 10600 头,家禽年末存栏量 35310 只。 农民人均产粮 365 公斤,人均纯收入 1731 元。 XX 片区地形开阔、地势平缓, 属山区溶蚀侵蚀型洼地和槽谷地关 岭 县 断桥河流域 顶云 农田保护 工程 初步设计 报告 15 貌。 工程区河道 众多, 河谷 较浅,纵向 比降 小,泄洪能力较低。 坪寨河 干流新场河至下长乐河约 8km 河段河道 狭 窄,两岸农田耕地大量分布,是 XX 乃至 XX 县粮食主产区,但一直受 洪水灾害威胁,几乎年年遭受洪涝灾害,导致粮食减产,土地绝收,当地村民生活水平较低。 工程任务和规模 为改善河道现状, 降低洪灾发生机率,减轻 灾后损失, 提高 两岸农田、村寨防洪标准, 本工程建设任务是: 通过 清理 、疏浚现有河道 、改造和加固已建 防洪 河堤、新修防洪护岸河堤等工程措施,降低河 段水位 ,加大河道泄洪能力, 提高 沿河两岸农田、村寨防洪标准 ,将防洪标准提高到 整治后的 5 年一遇 ,促进 XX 片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 、稳定 发展。 根据 工程区 农田分布范围以及灾后损失严重程度,本 工程 选择农田分布最广、受灾最为频 繁、灾后损失最为严重的坪寨河上游新场河至下长乐河河段进行综合治理。 工程途经二坝、新场、纳丙、坪寨、石板、八角六 个 村,整修 坪寨河 8km 长的干流河段 ,保护农田面积7725 亩 ,保护人口 1526 人。 本次实施仅为水头上至下长乐 河段,保护农田面积 2794 亩,保护人口 673 人。 工程按 5 年 一遇的防洪标 准 进行设计,工程建设规模为:整 治河段 2km, 新建 堤防 2574m, 改 建过河 人行桥 3 座。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工程标准和等别 XX 农田保护 工程主要是保护 XX 片区 6 个 行政 村 1562 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及 7725 亩农田不受洪 涝 灾 害。 根据 《防洪标准》( GB5020194) 规定,“以乡村为主的防护区(简称乡村防护关 岭 县 断桥河流域 顶云 农田保护 工程 初步设计 报告 16 区),应根据其人口或耕地面积划分为四个等级 ,各等级的防洪标准按表 的规定确定 ”。 本工程所 保护的 农田区域地处 XX 乡,属乡村防护区, 区内人口 25100 人 ( < 20 万 人),耕地面积 16996 亩( <30 万亩), 按 规定 防护区 等 级 为 Ⅳ 等,防洪标准 为 10~ 20 年一遇的洪水重现期。 考虑到 防 护区地广人稀, 经济欠发达, 农作物产量 较 低,洪灾 淹没损失较小,参照 《 防洪 标准》 条 和 贵州省 乡村防洪 的有关规定 , 对以保护农田为主的防洪工程, 防洪标准 取为 5 年一遇。 相应地工程等别为 Ⅴ 等, 工程规模为小( 2)型, 水工建筑物级别 均为 5 级。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 1) 工程布置 布置原则: 1) 堤 防 沿 天然 河道两岸布置, 堤线顺直 , 河道整治转弯半径尽量以不小于 5 倍河宽作为控制,确保水流 平稳 畅通 ; 2)适当 局部拓宽河道, 增大河道 行洪 断面,以保证 整治后 河道 水面线低于天然河道水面线 — 为宜 ; 3) 工程量小, 尽可能 少占 或不占 耕地; 4) 全部挖 除河道内 明显的 阻洪、碍洪建筑物,减小河道糙率 ; 5) 河道清淤开挖至覆盖层深度为准。 工程总布置: 从 坪寨河 中 游 水头上 河段开始治理至下长乐河段,沿河两岸 修复或新建 防洪河堤 ,整治河段长。 ( 2) 主要建筑物 主要建筑物包括 新建和改造已建 防洪堤 , 建 过河 人行桥 3座。 防洪堤为浆砌块石重力式, 最大 堤 高 ,顶宽 1m, 最大 底宽,迎水面直立,背水面 1: 放坡 ,堤基置于基岩上。 经计算,满足抗滑、抗倾及基底应力要求。 关 岭 县 断桥河流域 顶云 农田保护 工程 初步设计 报告 17 工程管理 为 确保 工程 建成后 安全、正常 投入 运行,充分发挥防洪效益、环境效益,必须明确管理机构及其管理职能。 整治河段长 , 沿线 涉及的村寨 众 多, 堤防 管 理、维护 工作量大, 设专门的 管理机构进行管理 非常 困难。 为了加强对河道疏浚工作的管护力度, 保障工程建设成果,建议由 XX 县 人民 政府 发 文 在县水利局成立河道管理办公室,设专业 技术 人员对该河道管理业务进行咨询、 指导,负责河道的管理 、督察 工作。 按照 “ 谁受益 、 谁管护 ”以及按地属管理的方式分段由乡人民政府负责管理,设专人负责,分村分段管理。 乡人民政府负责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措施,对该辖区内的河道进行管理、维护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施工条件较为优越,工程 区域 交通极为便利, 砂、石 料可在 范围内 外购 或开采 ,运距短、质量、储量均能满足工程需要,施工场地位于 XX,用电、用水也容易解决。 施工期在枯水期进行,枯水流量较小,可利用河床左岸导流,先进行右岸施工,利用麻袋装土围堰导流。 本工程总工期计划 9 个月 ,第 1 年 9 月动工,至第 2 年 5 月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工程永久占地 本工程永久占地 亩, 主要是 拓宽 局部 河道、新修防洪河堤占用 沿河两岸的耕地 ;施工 临时占地 16 亩,主要用于施工场地布置 、施工机械、材料 进 出运输通道以及设备、 材料 的 临时堆放 场地 等。 补关 岭 县 断桥河流域 顶云 农田保护 工程 初步设计 报告 18 偿办法参照 XX 县地方补偿标准执行。 因工程区周边基本为成片农田和耕地,工程占地全部为田地。 田地 综合 补偿 (含相关税费) 标准为:永久占地 20xx0 元 /亩;临时占地 14000 元 /亩。 环境保护设计 坪寨河 天然 河道 行 洪能力尚达不到 1 年一遇。 历史记载曾多次发生洪 涝 灾 害 ,损失严重。 20xx 年 6 月 XX 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坪寨河河 洪水猛涨, XX 田坝受灾最为严重, 受灾户数 达 390 户, 受灾人口 1562 人, 受淹房屋 45 栋 , 受灾面积 7725 亩,直接经济损失 330余万元 , 河流沿线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 该农保 工程实施后, XX 田坝 防洪标准将达 到 5 年一遇, 一方面可大大 降低洪灾发生频率,减轻 洪灾损失 ,另一方面 也减少洪 灾 带来的疾病流行,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对工程的环境影响初步分析认为: 实施该项工程,不会对工程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无制约工程建设的重大环境问题。 工程的实施 可大大提高 XX 片区防洪减灾能力,保护河道生态环境, 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显著。 施工期对 周边 环境 产生 的少量 不利影响可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 措施 加以 解决。 水土保持 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是弃渣和地表植被破坏,弃渣量 约1 万 m3,主要来源于河 道 清淤及 以及河堤 开挖。 若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必然造成大量的弃渣水土流失,严重影响 河道 周边 生态环境。 根据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将危害减低到最小程度。 关 岭 县 断桥河流域 顶云 农田保护 工程 初步设计 报告 19 投资概算 投资主要指标 本 工程静态总投资 340 万元 ,工程总投资 340 万元。 水土保持工程费 5 万元、环境保护工程费 5 万元。 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 万元。 编制 原则和 依据 1) 编制办法及费用标准 执行水总 [20xx]116 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设计概 (估 )算编制规定》。 2) 定额依据 ⑴水利部水总 (20xx)116 号文颁发的《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 ⑵水利部水总 (20xx)116 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 ⑶水利部水总 [20xx]389 号文颁发的《水利工程概预算补充定额》。 ⑷按贵州省物价局、贵州省建设厅黔价 [20xx]84 号文件规定计算。 ⑸勘测设计费按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 [20xx]10 号文关于《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算。 3)相关专业设计成果。 4)调查和收集的工程所在地的有关资料。 5)。农田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网站流量统计分析 专业的网站统计分析需要的是深厚的经验和专业的相关知识背景,通过各种网站访问流量统计手段获取的原始数据是大同小异的,获取网站访问统计信息并不难,但是从这些零散的统计中,不同的人员从中获得的有效信息大不一样:有些只是大致看到自己网站的访问者数量、网页浏览数量等基本信息;有些可能会进一步发现自己的网站 访问者一般使用哪些搜索引擎,以及采用哪些关键词检索来到网站;更进一步者
,并达到临界强度,具体时间通过热工计算确定。 顶板模板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100%时,方可拆模。 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综合蓄热法施工,混凝土 均采用商品混凝土。 主要技术要求 ( 1)要求搅拌站应根据运距、浇灌时间等客观因素调整搅拌温度,对混凝土罐车进行保温处理,泵管也应用保温被包裹,保证出罐温度不低于 10℃,入模温度不低于 5℃。 ( 2)根据 济南 市 天桥区 的气候条件
及选择原则 ① 预制完成 组合件便于运输 、安装。 ② 符合现场管道吊装条件。 ③ 焊口工作量大的大直径管路。 ④ 焊口密集的阀组、泵及机组等进出口管路。 ⑤ 对焊缝焊接质量要求较高,焊接环境要求较严格的管路。 ⑥ 选择平面化管路进行预制,便于保管运输。 施工管段图的准备 ① 施工前管道预制 作业组 应熟悉图纸,对整个装置的管道配置应十分清晰,熟记在胸。 了解现场的土建构 件及钢结构条件
........................................... 205 冬期施工部署 ............................................. 205 冬期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 ............................... 205 第二十一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5000 只。 小区建设户要建设完成“两个基地五配套”建设,要有饲草料基地,保证所养牲畜所需饲草料能自己解决。 养殖方式: 小区采用全年舍饲的饲养模式。 全面开展科学饲养 , 建设户 要推 广使用 苜蓿(其它豆科牧草)、青贮、秸秆等粗 精 饲料合理搭配的饲养技术,分群饲养、加快出栏、加快周转,扩大适龄母畜比例,使畜群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12 并且在畜群稳定后出栏率要达到 45%— 50%。
............................................... 57 加强土地权属管理 .............................................................................................. 58 探索整理后土地的运营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