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选修大学节选3内容摘要:

所说的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指的是要做到不欺骗自己,就像厌恶臭气,喜爱美丽的容貌(一样自然真实),这叫自我满足。 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一丝不苟。 小人 闲居 ( 7)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 厌然 ( 8), 掩 ( 9)其不善,而 著 ( 10)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 中( 11),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 注释 】 ( 7) 闲居 :即独处。 ( 8) 厌然 :掩盖的样子。 ( 9) 掩 :遮掩,掩盖。 ( 10) 著 :显示。 ( 11) 中 :指内心。 下面的“外”指外表。 小人在独处时,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 一见到君子,便会躲躲闪闪,掩藏自己的不善而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 其实,人家看我们,就像是洞察我们的五脏六腑一样,掩饰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 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总是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所以君子必定要谨慎对待独处的情况。 【 解读 】 《 大学 》 的这一章,原本是谈 “ 诚意 ” ,通过“ 慎独 ” 而谈 “ 诚意 ” ,我们选本章,意在 强调“ 慎独 ” ,而且是从内自我反省的角度谈 “ 慎独 ”。 要做到真诚,最重要,也是最考验人的一课便是 “ 慎其独 ”。 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谨慎,简而言之,就是 人前人后一个样。 人前真诚,人后也真诚,一切都发自肺腑,发自内心,发自我全部的感官,就像手脚长在我自己身上一样自然自如,一样真实无欺,而不是谁外加于我的 “ 思想改造 ” ,外加于我的清规戒律。 这是从正面来说。 从反面来说, “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自欺欺人 ,掩耳盗铃,总有东窗事发的一天。 说到这里,在市场经济时代,金钱诱惑滚滚而来,政府反腐倡廉, “ 慎其独 ” 是不是也应该作为公务员们必修的一课呢。 须知,金玉满堂,并不能保得你心情舒畅,身体安康。 倒是那疯跛道人的 《 好了歌 》 唱得好:“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 所以,比装修房屋,更重要的还是装修你自己 ,修养身心,做到心宽体胖。 而要做到这一切,还得要回到那起始的一点去 ——君子必诚其意。 真诚做人,立身之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身 有所 忿懥 ① ,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 注释 】 ( 1) 身 :程颐认为应为“心”。 (2) 忿懥 ( zh236。 ):愤怒。 第三段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 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 读解 】 正心是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 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 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 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 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 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正心和诚意不是绝对对立、互不相容的。 朱熹说:喜怒哀乐惧等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们不能自察,任其左右自己的行动,便会使心思失去端正。 所以,正心不是要完全摒弃喜怒哀乐俱等情欲,不是绝对禁欲,而只是说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从而做到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 也就是说,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要心思端正,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为情所牵。 这样来理解,修身在正其心也就没有什么神秘感了罢。 第四段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 之 其所亲爱而辟 焉①,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 哀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