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选修大学节选1内容摘要:
( 3)恶( w249。 )恶( 232。 )臭( xi249。 ):厌恶腐臭的气味。 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 ch242。 u)味的含义宽泛。 ( 4)好( h224。 o)好( hǎ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 好( hǎo)色,美女。 ( 5)谦( qi232。 ):通“慊”,满足。 ( 6)慎其独: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 2020/12/24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26 第二段(2) 【 原文 】 小人闲居( 7)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 8),掩( 9)其不善,而著( 10)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 11),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2020/12/24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27 【 注释 】 ( 7)闲居:即独处。 ( 8)厌然:掩盖的样子。 ( 9)掩:遮掩,掩盖。 ( 10)著:显示。 ( 11)中:指内心。 下面的“外”指外表。 2020/12/24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28 第二段参考译文 所说的使自己的心意诚实,指的是要做到不欺骗自己,就像厌恶臭气,喜爱美丽的容貌(一样自然真实),这叫自我满足。 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谨慎,一丝不苟。 2020/12/24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29 小人在独处时,没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 一见到君子,便会躲躲闪闪,掩藏自己的不善而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 其实,人家看我们,就像是洞察我们的五脏六腑一样,掩饰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 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总是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所以君子必定要谨慎对待独处的情况。 2020/12/24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30 第三段 【 原文 】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 1)有所忿懥(2),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 注释 】 ( 1)身:程颐认为应为“心”。 (2)忿懥( zh236。 ):愤怒。 2020/12/24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31 第三段参考译文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这是因为,内心有什么愤懑,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恐惧,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喜好,那么就不能够端正;内心有什么忧虑,那么就不能够端正。 内心如果不在正位,那么虽然在看,却看不见东西,虽然在听,却听不到声音,虽然在吃食物,却辨不出滋味。 这就是说修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 2020/12/24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32 第四段 【 原文 】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①,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②而辟焉,之其所敖情③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④。 ”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 注释 】① 之:对于。 辟:偏颇,偏向。 ②哀矜:同情,怜悯。 ③敖,骄傲。 惰:怠慢。 ④硕:大,茂盛。 2020/12/24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33 第四段参考译文 之所以说整治家庭的关键在于修养自身,这是因为,人们对于他们亲近相爱的人多有偏爱,对于他们鄙视讨厌的人多有偏见,对于他们畏惧敬重的人多有偏爱,对于他们怜悯同情的人多有偏私,对于他们认为怠慢失礼的人多有偏见。 所以,在喜爱某个人的同时,能知道他的不足,在厌恶某个人的同时,能够了解他的长处,这种人普天之下实在少见。 因此有句谚语这么说:“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子女的毛病,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庄稼长得茂盛。 ”这就是说不搞好自身修养,就无法整治好自己的家庭。 2020/12/24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34 第五段(1) 【 原文 】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 (1)者,所以事长也;慈 (2)者,所以使众也。 【 注释 】 ( 1)悌( ti):指弟弟应该绝对服从哥哥。 ②慈:指父母爱子女。 2020/12/24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35 第五段(2) 【 原文 】 ……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其机 (5)如此。 此谓一言偾(6)事,一人定国。 尧舜 (7)帅 (8)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 (9)帅天下。人教选修大学节选1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人教选修咏怀八十二首其一2
“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三、诗歌鉴赏 六朝时期,五言诗的发展成为诗坛的主流。 在正始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应推竹林七贤中的阮籍。 阮籍有五言 《 咏怀诗 》 八十二首,抒写一生的志向、感触,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写夜中不寐,独自弹琴的情境。 请找出诗歌的诗眼。 忧思
人教选修墙上的斑点8
: (一)这篇小说的叙述者是谁。 (二)“我”是谁。 (三)《桥边的老人》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墙上的斑点》也是第一人称,你认为是有限视角还是全知视角。 二、体验小说内容 (一)这篇小说,“我”叙述了什么内容。 (二)课文中主人公对于斑点的猜测共有六次 ,内容分别是什么。 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 (炉子里的火 —— 城堡的旗帜 —— 红色骑士) 看到斑点好象
人教选修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1
( 《 荀子 劝学 》 ) • (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 荀子 劝学 》 ) • ( 10)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 荀子 哀公 》 ) • ( 11)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 ( 《 荀子 不苟 》 ) •第一段: • 治乱天邪(耶) • 禹以治,桀以乱(使动) • 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状语后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