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制品的加工技术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蟹制品的加工技术海蟹体大而呈菱形,又称梭子蟹、枪蟹。 它属甲壳节肢类动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除鲜吃外,又可加工成多种风味独特的食品和调味品,如:蟹黄、蟹蛋、蟹酱等。 (一)蟹肉干 蟹肉干是鲜蟹的肉加工成的淡干品,其腿肉部分称蟹腿、蟹扁,其它部分称蟹肉。 螃蟹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其营养成分(以 100g 可食部分含量计)如下: 水分 白质 肪 水化合物 141 191 蟹腿(肉干):白质 肪 307 748 44胺素微量,核黄素 克酸 (二)蟹黄 蟹黄是鲜蟹腹内的卵加工制品,亦可制罐头。 色黄味美,可烧烩四季鲜菜。 (三)蟹籽 蟹籽是蟹卵干制品,色黄,是一种烧菜用的 2、辅料。 以身干、粒粗、色黄亮或褐、无蟹毛及灰渣杂质者为佳。 (四)蟹酱 蟹酱多由个体小、不适宜煮食的鲜蟹加工磨制后,加入 1520的盐,利用生蟹本身的酶和有益微生物发酵而成的酱,质细、色红,有浓郁而独特的海鲜香味。 可烹制各种蔬菜或蒸食,亦可生食。 (五)蟹油 蟹油是以食用油热浸提海蟹中的脂溶性调味成分而制取的一种蟹香浓郁的风味调味料。 以蟹油入菜肴,蟹油飘浮,金黄油亮,鲜香味醇,食之齿颊留香。 如冬令的蟹油豆腐、蟹油青菜,素中有荤,趁热食用,更胜一筹。 若用于煮面条汤,软滑爽口,汤鲜汁香;与肉或菜拌和成馅心,风味别致。 1加工工艺 新鲜海蟹去壳后,把蟹黄、蟹肉剔下。 熬制时,先在烧热的炒锅里放入与蟹黄、蟹 3、肉等量的素油(或熟猪油),把姜块、葱下锅炸出香味后捡出。 再放入蟹黄、蟹肉、绍酒,搅拌均匀,用旺火熬制。 锅内的蟹肉中的水气排出时,锅中出现水花,泡沫泛起,此时改用中火熬煎。 待油面平静时,再用旺火。 如此反复几次,使其中的水分在高温中逐渐排出,待油面最后平静时,蟹油基本熬好。 将熬好的蟹油冷却后定量装瓶、贴标即为成品。 2注意事项 (1)熬制蟹油时要适当调节火力,即旺火熬开,中火炼熟,小火舀起。 (2)蟹肉中的水分一定要除掉,这是熬油的关键。 否则,不但影响油的特色风味,而且容易变质,难以保存。 (3)蟹油熬好后,要过滤除渣,将滤液盛入陶制器皿中,待完全冷却后,再放入冰箱内。 (4)若想隔年贮存蟹油,不能用猪油熬,否则经过夏天,极易变味。 (5)盛蟹油的瓶洗净后要烤干,不可带有水,否则易使蟹油在保存期内变质。 专利查询。蟹制品的加工技术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人教选修创造形象,诗文有别2
②人物传记类散文 —— 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③说理类散文 —— 直观准确的事实论据 ④叙事类散文 —— 细致生动的事件 ⑤抒情类散文 —— 真挚感人的情感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 赏析示例 赏析要点一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富含趣味, 为避免行文单调重复,作者用精彩变 化的笔墨,抓住了各处景物的特征进 行描绘。 烽火矶: 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 峭 石: 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
蟹酱和虾酱发酵制品的加工技术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蟹酱和虾酱发酵制品的加工技术蟹酱和虾酱生产集中在浙江、河北和天津等地。 浙江沿海的鲑民常将新鲜梭子蟹捣碎,加入适量盐,经腌制发酵后作为日常佐餐食品,很受欢迎。 蟹酱生产一般在冬季进行为避免食物中毒,对原料蟹钱度、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要求较高,上市销售的蟹酱必须经食品卫生部门检验合格才能出售。 虾酱的主要产地在河北和天津
蟹虾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蟹虾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河蟹可食部分约占整体的 1/3,脂肪、漂白和脱醋酸基等化学处理,制成的可溶性甲壳质,不溶于水和碱性溶液,在 醋酸中能溶成洁白透明的胶体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可用任何比例水稀释而不沉淀,是纺织、印染、人造纤维、造纸、木材加工、柔软又光泽,成手术用的缝合线,不会引起伤口感染,苛性钠溶液处理,可得酮酸,它可以做凝结剂. 甲壳质 操作要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