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区环评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于开发区内埋有一条独山子石化厂污水管线,开发区北界以北为独山子污水库,为了摸清污水库对周围土壤的污染情况,特在污水库南进水口和污水库北出水口选取 2 个土壤采样点,分两层进行了采样分析,具体监测分析结果见表 335。 19 表 335 污水库周围土壤监测结果 mg/kg 监测点 土层 (cm) 石油类 挥发酚 S2 As Hg Cu Pb Zn Cr Cd 进水口 020 2040 出水口 020 2040 ②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a) 评价因子 选用 As、 Hg、 Cu、 Pb、 Zn、 Cr、 Cd 和石油类作为评价因子。 ( b) 评价标准 采用评价标准见表 3— 3— 4。 土壤中石油最高允许含量,选用“六五”国家《土壤环境容量研究》提出的建议标准,即 300mg/kg。 ( c)评价方法 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Pi— 土壤中 i 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Ci— 土壤中 i 污染物的实测含量, mg/kg; Si— 土壤中 i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mg/kg。 ( d)评价结果 表 336 污水库周围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Pi) 监测点 土层 (cm) As Hg Cu Pb Zn Cr Cd 石油类 进水口 020 2040 出水口 020 2040 分析表 335 和表 336 可以看出,污水库周围的土壤重金属和石油类含量均未超标,说明污水库蓄水和对周围土壤的浸润尚未对周围土壤形成明显污染。 SiCipi 20 3. 3. 2 植被现状及评价 按中国植物地理区划分,评价区域属新疆荒漠区,准噶尔荒漠省,乌苏 — 奇台州。 评价区及周围地区主要植被类型有角果藜 — 盐生假木贼群 系、琵琶柴群系、柽柳群系、芨芨草甸群系、梭梭群系、多汁盐柴类群系。 3. 3. 2. 1 植物组成 评价区属于干旱荒漠区,天然植物种类贫乏,以旱生、耐盐碱的亚洲中部荒漠成分占优势。 主要植物分布种类名录见表 337。 表 337 评价区主要植物名录 序号 种 类 学 名 分 布 优势种 常见种 偶见种 1 柽柳 Tamarix sp √ 2 盐生假木贼 Anabasis salsa √ 3 角果藜 Ceratocarpus arenarium √ 4 叉毛蓬 Petrosimonia sibirica √ 5 猪毛菜 Salsola sp √ 6 西伯利亚白刺 Nitraria sibirica √ 7 芨芨草 Achanatherum splendeds √ 8 骆驼刺 Alhagi sparsifolia √ 9 骆驼蓬 10 琵琶柴 Reaumuria Soongorica √ 11 盐穗木 Halostachys belangeriana √ 12 盐豆木 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 √ 13 盐爪爪 Kalidium foliatum √ 14 小叶碱蓬 Suaeda microphylla √ 15 盐节木 Haloxnenelm Strobilaceum √ 16 芦苇 Phragmites munis √ 17 梭梭 Haloxylon anmodendron √ 18 狭瓣补血草 Limonium leptolobum √ 19 花花柴 Karelinia caspica √ 20 玲铛刺 Halimodumdron halodendron √ 21 地肤属一种 Kochia sp √ 22 四齿芥 Tetracme recurvata √ 23 沙蒿 Artemisia arenaria √ 24 锐枝木蓼 Atraphaxis Pungens √ 25 滨藜一种 Atriplex sp √ 26 木碱蓬 Suaeda dendroides √ 27 博乐蒿 Artemisia borotalensis √ 28 白皮沙拐枣 Calligonum leucoclaclum √ 21 这些植物中柽柳属种类较多,有长穗柽柳、多花柽柳、多枝柽柳、刚毛柽柳、短穗柽柳等;藜科植物有梭梭、盐生假木贼、木碱蓬等。 另外区内发育有大面积的以芨芨草为主的禾本科植物群落。 3. 3. 2. 2 植物类型分布 从植物的水平地带性分布来看,项目区植物主要是由超旱生的小半乔木、半灌木、小半灌木荒漠植被所组成。 经现场调查,主要植物群落有梭梭 — 琵琶柴群落、柽柳 — 琵琶柴群落、琵琶柴群落、盐豆木— 芨芨草群落、芦苇 — 盐爪爪群落、盐爪爪群落等(见图 32)。 ( 1)琵琶柴群系 琵琶柴群系主要位于扇缘带上部过渡地带,同时伴生有梭梭、柽柳等灌木类植物。 其中琵琶柴株高一般在 左右,盖度在1020%。 主要群落有琵琶柴群落。 ( 2)梭梭群系 梭梭群系主要位于扇缘带上部过渡地带,同时伴生有柽柳、白皮沙拐枣、沙蒿等以及一些一年生植物。 该群系中梭梭植株分布稀疏,株高一般为 左右,总盖度可达 2030%。 该群系为评价区地带性荒漠群系,由于早期开发时的人为破坏,加之自然气候恶劣,目前梭梭大多高度较低,种类简单,少 见高大植株。 在梭梭群系中分布的主要植物群落有梭梭 — 琵琶柴群落。 ( 3)柽柳群系 柽柳群系在项目区分布主要为多枝柽柳和长穗柽柳。 植株通常高约 左右,分布较稀疏,但伴生种较多,盖度在 20%— 40%不等。 该群系中主要植物群落有多枝柽柳 — 琵琶柴群落。 ( 4)具禾草多汁盐柴类群系 在评价区北部内有大面积分布。 主要伴生植物有盐穗木、盐节木、盐豆木、柽柳、盐爪爪、骆驼刺、芦苇、芨芨草等。 群系高度 3060cm, 22 盖度在 2040%,部分地段可达 60%以上。 该群系中主要群落 有盐豆木 — 芨芨草群落和盐爪爪群落。 3. 3. 2. 3 草地质量评价 开发区内植被稀疏,种类贫乏,主要生长植被类型为琵琶柴、梭梭、柽柳等,平均盖度 1025%,每亩产鲜草约 50 公斤,载畜量为每只绵羊 40 亩,草场等级为 Ⅳ 7Ⅲ 8。 开发区以北植被类型较为丰富,主要生长有芨芨草、芦苇、拂子茅、甘草、盐爪爪、盐豆木、柽柳等,平均盖度 2055%,每亩产鲜草量约 115 公斤,载畜量为每只绵羊 20亩,草场等级 Ⅲ 4Ⅳ 6,为天然打草场及春秋草场。 3. 3. 3 野生动物现状及评价 该开发区域在野生动物 地理区划中,属于古北界,中亚亚界,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准噶尔盆地小区。 动物区系组成简单,野生动物种类及分布数量均很少,常见的野生动物名录见表 338。 在该区域分布的野生动物多为新疆的广布种。 其中常见的鸟类有云雀、凤头百灵、麻雀、燕子、小嘴乌鸦、漠 即鸟 、 鸢、红隼等,有时有草原雕、长耳 号鸟 等较大猛禽出没。 兽类中以跳鼠、沙鼠较常见,偶有赤狐、艾鼬等活动。 评价区域内分布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三种:草原雕 ( Aguila vapax) 、红隼 ( Flco tinnumculus) 、长耳 号鸟 ( Asio otds) ;自治区一级保护动物有两种:赤狐 ( Vulpes Vulpes) 和沙狐 ( Vulpes corsae)。 23 表 338 评价区常见野生动物种类及分布 种 类 学 名 分 布 常见种 偶见种 西栖类 绿蟾蜍 Bufo viridis √ 爬行类 密点麻蜥 Eremias multionllata √ 快步麻蜥 Eremias velox √ 荒漠麻蜥 Phrynocephalus grumgrizimaloi √ 兽 类 蒙古兔 (中亚亚种 ) Lepus tolai centrasiatius √ 狗獾 Meles meles √ 沙狐 Vulpes corsac √ 长耳跳鼠 Euchoueutes naso √ 毛脚跳鼠 Dipus sagitta √ 子午沙鼠 Meriones meridianus √ 红尾沙鼠 Meriones erythrourus √ 大沙鼠 Phyombomys opimus √ 小五趾跳鼠 Allactage sibirca √ 鸟 类 草原雕 Aguila rapax √ 红隼 Falco tinnunculus tinnunculus √ 长耳 号鸟 Asio otus √ 凤头百灵 Galerida arvensis dulcivox √ 小沙百灵 Calandrella rufescens √ 家燕(指名亚种) Hirundo risica rustica √ 红尾伯劳 (北疆亚种 ) Lanium cristatus phoenicuroides √ 树麻雀 Passer montanus √ 漠 即鸟 Oenanthe Jesevli atrogularis √ 灰 脊鸟令鸟 Motacilla cinera √ 由于开发区所在区域周边地区早已有人类频繁的活动,原先频繁活动于该区域的野生动物大多都已不再在该地区活动,该区现有常见野生动物主要以啮齿类动物及爬行类动物和鸟类为主。 3. 3. 4 小结 ( 1)项目区地表水资源匮乏,无常年地表径流,仅在暴雨期间形成暂时性的洪流沿已有冲沟流向北部,并逐渐渗漏散失。 受地势影响,区内地下水由南向北从单一结构的潜水转为多层结构的潜 水 — 承压水,其上覆潜水的埋深由南向北逐渐变浅,矿化度也逐渐增高,变化范围为 ;下伏承压水水质优良,矿化度仅 ,能够满 24 足农业开发对水质的要求。 从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上分析,区内能够为本开发项目提供的最大年供水量仅为 1000 104m3。 ( 2)区内土壤由南至北的分布规律为:普通灰漠土→盐化石膏灰漠土→盐化草甸灰漠土,其中普通灰漠土的土层太薄,不宜开垦,盐化石膏灰漠土养分贫瘠,需进行培肥,盐化草甸灰漠土土层深厚,养分丰富,但土壤残余盐分含量较高,需洗盐后才能种植,目前区内土壤 尚未受到污染,土壤环境质量能够满足一般农作、蔬菜种植、果木种植和牧业的要求。 ( 3)区内植被类型由南向北的分布规律为:干旱荒漠→盐化荒漠→盐化草甸,植被盖度由小变大,草场等级由低→高。 ( 4)区域野生动物以啮齿类、爬行类和鸟类为主,其中国家和自治区级保护动物有 5 种,为草原雕、红隼、长耳 号鸟 、赤狐和沙狐。 项目区中部至北部植被虽较为茂密,但物种比较贫乏,易受地下水位的影响发生逆向演替。 区内动物区系组成简单,野生动物种类及分布数量较少,具以爬行类、啮齿类和鸟类为主,很少有大、中型动物出现,故 区内植被系统一旦发生退化,鸟类动物种类和数量必将减少。 区内土壤类型分布受地下水埋深影响非常明显,因此极易受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 综上所述,项目区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较差,自我修复能力低下,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3. 4 社会经济环境现状调查 3. 4. 1 行政区划及人口构成 项目区位于奎屯市开干旗乡。 奎屯市属伊犁州直属市,辖区总面积 平方公里, 20xx 年辖 1 个乡(开干旗乡)和 5 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 11 万人。 开干旗原是奎屯市行政区内的一片待开发荒地,区内有一哈 族牧 25 业队,有 100 户牧民和 8 户农民,原隶属于乌苏县巴音沟牧场管辖,后随地界划归奎屯市管辖。 1999 年 11 月,奎屯市获准建立开干旗乡。 截止 20xx 年底,开干旗乡农牧民人数为 520 人。 3. 4. 2 社会经济现状 3. 4. 2. 1 奎屯市社会经济现状 奎屯市是一个新兴的以轻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商业城市,其工业中农副产品加工业所占比重较大(见表 341),但所需原料因其没有农业而需从区外购入。 此外,由于没有农业,奎屯市居民生活用农副产品也均需从区外调购。 表 341 1999年奎屯市主要农副加工产品产量(吨) 棉纱 糖 食用植物油 乳。农业综合开发区环评报告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