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渍鲱鱼子的加工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腌渍鲱鱼子的加工操作要点 1拣出子粒 在正常情况下,首先将原料鱼中的有子雌鱼挑出后,再进行加工和保藏。 如果来不及挑选,可提前加冰或盐进行保鲜。 捕获不久的鲜鱼,可根据雌鱼的体厚、鱼腹软而宽大且下垂、肛门稍突出并有红圆点,有时以有流出的子粒等特征来进行鉴别。 难以辨别的,可轻挤肛门上部,看流出的是黄色子粒还是白色的浆(雄鱼的精液为白色)。 选出的雄鱼要及时处理加工,以用作罐头原料或冷冻贮藏。 2体内定型 挑出的子鱼,用海水或淡水冲刷干净,去掉杂质,随即用两倍以上的盐水(1218 度 度要保持先低后高),使子鱼在盐水中半浮半沉的腌渍 2448 小时(视鱼捕获时间长短而定),达到 2、鱼子在鱼体内适当凝固,自然定型,无挤压扭曲的目的。 3取子 腌好的雌鱼,立即出池冲刷干净,去掉杂质及脱落的鳞片。 从鳃后背腹间稍偏下处插刀,贯通腹腔推切至肛门上部与肛门平行处,轻轻将鱼子取出,要保持完整,避免破碎,将成熟与不成熟的子分放,以分别加工。 取子后的鱼体可于制或脱盐冷冻。 4漂洗 把成熟和不成熟的鱼子分别漂洗。 成熟鱼子用 57 度 盐水分别浸泡。 盐水用量为鱼子重量的 l。 浸泡时要时常轻轻搅动,注意不要弄碎鱼子。 漂洗的盐水要换 35 次,每次漂洗 4 小时左右,盐水的浓度由浓到淡。 最后达到漂净淤血,使鱼子颜色艳黄、韧硬。 漂洗好后捞出,去掉杂质,沥尽水分。 5腌制 (1)成熟子:用两倍量以上的 3、饱和盐水将鱼子腌制两次,每次24 小时,定时测盐液的浓度。 浓度下降后及时加精盐,第一次腌制约加盐35 次,第二次腌制约加盐 12 次。 经过 24 小时腌制后,头遍的盐液浓度不得低于 23 度 遍腌渍后的盐液浓度要保持 24 度 过两次腌渍的鱼子捞出沥水 12 小时,然后进行分级。 (2)不成熟子:把漂洗好的鱼子放入饱和盐水中,腌渍 24 小时左右,其间搅动 l2 次,然后捞出沥水 24 小时左右(气温在 15以下时沥水 24 小时,气温高时要适当缩短沥水时间)。 沥水后,把鱼子用干精盐拌匀,用盐量为 40左右,再层子层盐整齐地摆在能漏水的容器中,腌渍 3 天即可(容器不要叠放,以免漏出的盐水再漏 4、入其他腌有鱼子的容器中)。 6分级包装 把腌好的鱼子按分级标准挑选分级,严防串级串等。 (1)一、二级品定量装塑料桶:一级品加重 4,二级品加重 6。 装桶时,鱼子要整齐排列,分层加隔盐 l 公斤,最后灌满洁净的饱和盐水,停放数小时,除去漂浮的泡沫和悬浮杂物后,再添满饱和盐水,然后加盖密封。 (2)三、四级品的鱼子要仔细磕去浮盐后才能分级,装箱时,底、顶两层应排列整齐,每箱净重 20 公斤。 加隔盐 5,三级品加重 6,四级品加重 4。 包装好的成品要存放在06的冷库为宜,鱼子必须在伏季以前加工包装完毕,以防变质生霉。 其他 (1)排出卵的加工:排出卵是指在加工前排出鱼体外形状不规则的硬块子(加工的成品一般为四级品)。 其加工方法:可将鱼子用清水洗净,去掉杂质,在饱和盐水中浸泡 2 天,浸泡时搅动几次。 捞出沥净水分,用干精盐 40拌匀,在漏水容器中腌渍 3 天即可腌透。 腌好后去浮盐装箱,加隔盐 5,贮存方法同上。 (2)散粒子的加工(加工的成品一般为五级品):将不成块的散粒鱼子经 10 目网罗筛投入饱和盐水中浸泡 2 天,达到子粒饱满,色泽淡黄,即可捞出沥水晾干,至握入手中放开后感到松软为止。 但注意不要日光直接照射。 干后去杂质装箱,不加隔盐,加重 4,贮存方法同上。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