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猪血香肠的加工技术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新式猪血香肠的加工技术一、基本配料主料:猪血 4肉 35皮 15淀粉 05肠 05味料:食盐 300g,白糖 200g,大曲酒 100g,味精 100g,胡椒粉 200g,五香粉 50g,茴香粉 40g。 二、生产设备小型绞肉机,拌料机,手摇灌肠机,烟熏室,铝质浅盘,锅,刀具。 三、工艺流程肥肉、猪皮绞碎猪血采集凝固拌料灌肠刺孔扎结漂洗烘烤包装成品四、操作要点1、猪血的采集与凝固。 先在干净的铝盆内放一定量的清水(每头猪按 200g 水计算)加入少量食盐,然后在宰猪时将猪血放入铝盆内,并轻轻搅拌,使食盐与猪血混匀,静置 15钟),浇 1L(升)开水,以加速猪血的凝固。 注意猪 2、血必须采自健康猪。 2、肥肉、猪皮的清洗与绞碎。 肥肉一般选用背脊部位肉为好,其脂肪融点高,充实,配料后制成香肠经得起烘烤,不易走油,产品外观好,质量高。 将肥肉上的血斑、污物等清洗干净,清洗后沥干水,在低温环境中静置 34h(小时),使肥肉硬化,有利于肥肉切片、切粒。 肥肉粒为 6方大小,切粒的目的是便于灌肠,并且增加香肠内容物的粘接性和断面的致密性。 仔细除去猪皮上的污泥、粪便、残毛,然后,用清水洗干净。 绞碎之前,先将猪皮切成 236的条状,再置于绞肉机中绞碎。 3、拌料。 首先将定量的碎猪皮和肥肉粒混匀,再加入定量的熟淀粉,然后,将猪血块及各种配料加入,搅拌均匀。 拌好的血馅不宜久置,否则,猪血馅会很快 3、变成褐色,影响成品色泽。 在拌料之前,应将凝固的猪血加以搅拌捣碎,以便拌料均匀。 4、灌肠。 将猪肉猪血馅灌入肠衣内后,用铝丝或绳索将猪血香肠每 2025结时应先把猪血馅内两端挤捏,使内容物收紧,并用针将肠衣扎些孔,以排除空气与多余水分,同时,还应对香肠进行适当整理,使猪血香肠大小、紧实均匀一致,外形平整美观。 5、漂洗。 漂洗池可设置两个,一个池盛干净的热水,水温 6070;另一池盛清洁的冷水。 先将香肠在热水中漂洗,在池中来回摆动几次即可,然后再在凉水池中摆动几次。 漂洗池内的水要经常更换,保持清洁,漂洗完后立即进行烘烤。 漂洗目的就是将香肠外衣上的残留物冲洗干净。 6、烘烤。 烘烤过程是香肠的发色、干制过程 4、,为香肠生产中的关键工艺。 将漂洗整理的猪血香肠摊摆在烘房内的竹竿上,肠身不能相互靠得太近,竹竿之间也不宜过紧,以免烘烤不均匀,烘房内挂 23 层为宜。 烘烤开始时,烘房温度应迅速升至 60,如果升温时间太长,会引起香肠酸败发臭变质。 在干制第一阶段(前 15h),要特别注意烘烤温度,应保持在 8590为宜;第二阶段,调换悬挂和烘烤部位,使其各部分能均匀受热烘烤,温度为 8085,直至香肠干制均匀;最后温度缓慢降至 45左右,香肠即可运出烘房。 冷却至室温就可以进行包装。 7、包装。 剪把:将扎结用的绳索和香肠尖头剪去。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包装:经质量检查合格后的香肠即可进行包装,目前常用的包装袋为塑料复合薄膜包装袋。 专利查询。新式猪血香肠的加工技术
相关推荐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新型、低成本、高蛋白果奶配方与工艺配方 1:料值 00:料值 00以上配方均比常规做法成本降低,且稳定性好,产品挂壁度较好,不浮油。 2以上配方奶味略有不足须用 艺特点:1配方 1无须均质,走胶体磨或过滤即可。 2配方 2因为加入奶油,最好走一次均质,均质压力 12专利查询
严重的是,2月 28日发生了喀琅施塔得 水兵叛乱 ,他们抛出了 “ 贸易自由 ” “ 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 ”。 参加叛乱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情绪反映了农民是何等的不满。 1920年苏俄发生的示威游行 材料一、二说明了什么。 阶级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列宁说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新型糖衣栗子的加工技术a. 生产工艺流程:原料挑选去壳、护色预煮、漂洗真空浸糖被糖衣、干燥被膜包装 b. 工艺要点: 原料挑选:选饱满新鲜、每枚果重在 6 克以上的板栗,剔除干粘及虫蛀果,并按大、小分成二级。 去壳护色:按常法手工或机械去壳均可,再用小油石磨去栗衣,边磨边冲水。 磨好的栗果应立即投入含有 食盐和 檬酸的混合水溶液中,浸泡护色。 预煮、漂洗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新型超细鲜骨粉、鲜骨泥、髓食品技术与设备我们的相关产品特色及工艺特色 有别于目前同类产品: 一 概述 1)保健新品 鲜骨是三类补钙产品中最重要也是受欢迎的品种。 鲜骨中本身含有丰富的多种氨基酸,软骨素、维生素(、12)、蛋白质、脂肪(其含量与肉接近),其中最具价值的钙含量为牛肉的 200 倍左右,铁含量为牛肉的 6 倍左右。 我处技术与目前骨补钙技术有别
菜” 西 餐 日常食品:酒、茶、烟 近代中国传统饮食变化特点 ( 1)传入路线:由沿海到内地,由通商城市到市镇。 ( 2)范围:西餐仅限于上层社会。 ( 3)对普通百姓影响的是:日常西式食品、点心、罐头、冰激凌。 ( 4)传统的饮食文化变化的速度相对缓慢 原 因 自然物产条件的制约 生活习惯的制约 经济条件的制约 三、居室建筑的变化 北京西站 四合院 传统建筑(北方) 中西合璧 别墅 新式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