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内容摘要:

江苏省次于上海之工业区;大则促使内地农产资源之开发。 复由其本身经验,深知教育之重要,在无锡本乡创办小学、中学以至大学,为所办事业及社会培育人才,尤为难能可贵。 ”数日后该报又称,“荣宗敬兴办实业,历数十年,功效昭著,民生利赖;是次日军侵入淞沪,复能不受威胁,避地远引,志节凛然,尤堪嘉尚。 ” —— 据 1938年 2月 11日、 18日 《 新闻报 》 材料三 1927年 , 蒋介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 , 下令封杀他们在无锡的产业 , 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券而了事。 八一三事变 (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 )后 ,荣氏企业备受重创 , 申新一 、 二 、 八厂全部被毁 ,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失 、 劫掠和强占。 在此逆境下 , 荣氏家族为求生存 , 历经艰难 , 将申新四厂 、福新五厂迁往后方。 抗战胜利后 , 荣德生力阻荣氏部分企业向海外拆迁 , 坚守产业 , 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荣氏企业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或者值得肯定的地方。 (3)分析材料三中荣氏企业在抗日战争时期艰难发展的原因。 (4)抗战胜利后,荣氏部分企业却向海外拆迁,结合史实分析原因。 思路点拨 本题以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为线索,考查了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回答问题时要将荣氏企业的兴衰与中国民族资本的兴衰结合起来,以所学教材知识为依托,以材料信息为依据,逐问作答。 答案 (1)基本出发点:发展民族经济,满足人民需要,抵御外国经济侵略。 (2)利用农产品发展棉纺织业和面粉加工业,发展了民族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经济侵略;使无锡、上海 的地方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大力兴办教育;荣氏兄弟崇 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感情。 (3)官僚资本的排挤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掠夺。 (4)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在官僚资本、外国资本的排挤及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等政策下濒于破产。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下表是 1915~ 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 C.“实业救国”新思潮的推动 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 D 2.民国初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时代”,但是发展较快的主要是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部门,这意味着 ( ) ① 中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中国的工业基础还十分薄弱 ③民国初年的工业发展无足轻重 ④中国工业的发展缺乏技术和资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此题考查了“一战”期间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