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内容摘要:
江苏省次于上海之工业区;大则促使内地农产资源之开发。 复由其本身经验,深知教育之重要,在无锡本乡创办小学、中学以至大学,为所办事业及社会培育人才,尤为难能可贵。 ”数日后该报又称,“荣宗敬兴办实业,历数十年,功效昭著,民生利赖;是次日军侵入淞沪,复能不受威胁,避地远引,志节凛然,尤堪嘉尚。 ” —— 据 1938年 2月 11日、 18日 《 新闻报 》 材料三 1927年 , 蒋介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 , 下令封杀他们在无锡的产业 , 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券而了事。 八一三事变 (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 )后 ,荣氏企业备受重创 , 申新一 、 二 、 八厂全部被毁 ,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失 、 劫掠和强占。 在此逆境下 , 荣氏家族为求生存 , 历经艰难 , 将申新四厂 、福新五厂迁往后方。 抗战胜利后 , 荣德生力阻荣氏部分企业向海外拆迁 , 坚守产业 , 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荣氏企业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或者值得肯定的地方。 (3)分析材料三中荣氏企业在抗日战争时期艰难发展的原因。 (4)抗战胜利后,荣氏部分企业却向海外拆迁,结合史实分析原因。 思路点拨 本题以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为线索,考查了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回答问题时要将荣氏企业的兴衰与中国民族资本的兴衰结合起来,以所学教材知识为依托,以材料信息为依据,逐问作答。 答案 (1)基本出发点:发展民族经济,满足人民需要,抵御外国经济侵略。 (2)利用农产品发展棉纺织业和面粉加工业,发展了民族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经济侵略;使无锡、上海 的地方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大力兴办教育;荣氏兄弟崇 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感情。 (3)官僚资本的排挤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掠夺。 (4)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在官僚资本、外国资本的排挤及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等政策下濒于破产。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下表是 1915~ 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 C.“实业救国”新思潮的推动 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 D 2.民国初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时代”,但是发展较快的主要是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部门,这意味着 ( ) ① 中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中国的工业基础还十分薄弱 ③民国初年的工业发展无足轻重 ④中国工业的发展缺乏技术和资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此题考查了“一战”期间中。人民版历史必修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相关推荐
手意致 封建迷信 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 . 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 , 五四前 见证浪漫时刻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 清末传统婚礼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 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 1926年 3月上海) 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新型糖醋肉鸭加工工艺当前,随着农村养殖致富步伐的加快,迫切需要进行畜禽产品的深加工从而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 本产品正是顺应这一市场趋势,将我国传统饮食观念与新兴食品加工工艺相结合,将肉鸭加工成一种风味独特、甜而不腻、酸而适中、回味甘长的消闲、佐餐食品。 本产品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工艺操作性强、易于掌握、质量易控制、货架期长,作为一种创新产品,对提高养殖业附加值
菜” 西 餐 日常食品:酒、茶、烟 近代中国传统饮食变化特点 ( 1)传入路线:由沿海到内地,由通商城市到市镇。 ( 2)范围:西餐仅限于上层社会。 ( 3)对普通百姓影响的是:日常西式食品、点心、罐头、冰激凌。 ( 4)传统的饮食文化变化的速度相对缓慢 原 因 自然物产条件的制约 生活习惯的制约 经济条件的制约 三、居室建筑的变化 北京西站 四合院 传统建筑(北方) 中西合璧 别墅 新式住宅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新型天然调味品肉精天然调味品是指以动植物或酵母等天然物为原料,通过物理提取,酶或酸分解,将香和味等等调味成分取出而制成的调味食品。 天然调味品目前还无明确的分类,根据制造方法大致分为分解型,提取型和配制型。 在食品化学范畴,肉精本得指将肉类用热水浸出而得到的成分。 而现在加国生产的肉精精产品则是以畜、禽的肉、骨等为原料生产的调味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新型虾制品的加工技术(一)调味佳品虾米素 天津市水产供销公司塘沽分公司水产加工厂以对虾头为原料,经加工处理,适当添加辅料进行风味和营养调配,研制成功了调味新产品虾米素,填补了我国天然食品调味料的一项空白。 1加工工艺 将出口对虾加工后的副产品对虾头,经采肉机将对虾头中的虾黄、虾肉和虾汁采出,使之与虾壳分离,然后经加热,研磨调成浆状,再进行喷雾干燥、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