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选修1自上而下的改革之一内容摘要:
新的生产关系以便适应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基础发生了改变,必然对旧的上层建筑提出改革的要求。 • 目的: • 在不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进行枝节的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维护俄国专制制度和沙皇政府的统治 • 内容: 司法改革: 废除 … 建立 … 实行 … 地方自治: 法律依据;城市杜马 军事: 义务兵役制;军事管理体系;中等军事学校 教育: 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允许西方书籍的引进。 (二)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什么是近代化。 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⑴ 经济近代化 ⑵ 政治近代化 ⑶ 军事近代化 ⑷ 教育近代化 ⑸ 思想近代化 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① 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份 资本主义农业发展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农民 富农 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地主 开始使用雇佣劳动力 ⑴ 经济近代化 赎地的农民 富农 雇佣劳动力 农村社会分化加剧 19世纪 60~ 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20 51937 ② 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明显加快 原因: •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 •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两次工业革命先后进行 表现: 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石油、机器制造等新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 工业产量迅速增长 ⑴ 经济近代化 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可以进入新建立的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建立城市杜马(议会)。 城市废除旧的按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结果: 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人民版历史选修1自上而下的改革之一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人民版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发展强兵之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局面 (2)育才之法:改革科举制、整顿教育、重视官员选拔,培养了改革人才,革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评价 结果:由于守旧势力阻挠等原因而失败影响:使北宋中期的积贫积弱现象有所改变 • 1. 古代历史上的社会改革 , 从狭义上讲 , 主要是指政府制定明确的改革措施而推行的 , 如商鞅变法 、 北魏孝文帝改革等;从广义上讲
提高鱼肉凝胶强度的措施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提高鱼肉凝胶强度的措施利用淡水和海水产低值小杂鱼加工制作的鱼糜制品,是人们获取鱼肉型食物的重要来源,由于食用方便、味美形好、烹调简单等因素,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不过,目前鱼糜制品品种单调,制品质量有待提高,极大地限制了鱼糜制品的消费量。 为此,国内外研究人员在增加鱼糜制品品种和提高鱼糜制品质量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成果。 衡量鱼糜制品质量的主要指标有弹性、口味
人民版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则、信心坚定 意义 (1)孝文帝通过推行均田制、整顿吏治大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 (2)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3)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 1. 社会风俗的含义:社会风俗是历代相沿积久 、 约定俗成的风尚 、 礼仪 、 习惯的总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