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选修1自上而下的改革之一内容摘要:

新的生产关系以便适应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基础发生了改变,必然对旧的上层建筑提出改革的要求。 • 目的: • 在不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进行枝节的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维护俄国专制制度和沙皇政府的统治 • 内容: 司法改革: 废除 … 建立 … 实行 … 地方自治: 法律依据;城市杜马 军事: 义务兵役制;军事管理体系;中等军事学校 教育: 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允许西方书籍的引进。 (二)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什么是近代化。 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⑴ 经济近代化 ⑵ 政治近代化 ⑶ 军事近代化 ⑷ 教育近代化 ⑸ 思想近代化 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① 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份 资本主义农业发展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农民 富农 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地主 开始使用雇佣劳动力 ⑴ 经济近代化 赎地的农民 富农 雇佣劳动力 农村社会分化加剧 19世纪 60~ 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20 51937 ② 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明显加快 原因: •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 •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两次工业革命先后进行 表现: 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石油、机器制造等新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 工业产量迅速增长 ⑴ 经济近代化 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可以进入新建立的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建立城市杜马(议会)。 城市废除旧的按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结果: 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