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紫苏加工工艺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盐渍紫苏加工工艺紫苏又名白苏,为唇形科紫苏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过去,紫苏一直作为中药材少量种植,根、茎、叶、花皆可入药,并具有特殊芳香气味,可以做汤、清炒,也可做成开胃小菜及调味品。 将其加工制成盐渍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是近年来国际市场走俏的一种高档蔬菜。 1、工艺流程原料采收挑选清洗沥水踩压浸泡装袋压榨揉搓倒池封口腌制包装。 2、收:紫苏的采收应在晴天的早上进行,因早上气温较低,湿度较大,叶片不易萎蔫。 紫苏叶成熟要适度,叶片横径最大处要求达 5上,颜色呈深绿色或紫色,组织鲜嫩不老化,无老黄叶、枯死叶、虫咬叶及带虫卵叶。 原料进厂后要立即组织加工,对不能加工完的, 2、要放入低温库贮藏,贮藏温度为01,空气湿度为 9095%,贮藏时间不超过 12h。 选:原料采回后,应立即进行挑选,挑出老黄叶、枯死叶、虫咬叶及虫卵密集叶等不良叶片,将有虫卵与虫咬面积较小的叶片摘除后,放于合格品中。 将合格叶片的叶柄理齐,用不锈钢刀稍微切去一点叶柄,以保持切口卫生。 洗:将选好的叶片放入不锈钢池中进行三级清洗,保证洗净原料表面无泥沙及其他杂质。 在清洗过程中,一二级的清洗要用手轻轻揉搓,以降低涩味。 水:将清洗干净的叶片尽可能用手挤干水分后,放入周转筐中沥干表面水分。 压:将沥干水分的半成品放入边长为 2m 的正方体盐渍池中,每池放350 3 名身强力壮的工人,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及清洗干净 3、、消毒后的水靴进行踩压。 踩压过程中,每 34动 1 次,保证池中物料受力均匀、适度。 以紫苏叶面颜色发深、出现揉搓网络、踩后物料较紧实为宜。 一般每池原料踩15的是进一步降低涩味,保证成品的风味。 泡:将踩压合格后的紫苏半成品,揉散后放入盛满干净自来水的不锈钢池中,浸泡,并经常搅拌,以利于更好地去除涩味。 袋:将浸泡好的紫苏半成品捞出装入网袋中,记录质量。 榨:利用压榨机进行压榨脱水,脱水度以为宜,并记录压榨后的实际质量。 搓:将压榨后的紫苏半成品放在干净的不锈钢池中拌盐,食盐质量为压榨后紫苏质量的 30%。 拌盐时,要求放一层紫苏放一层盐,并不停地揉搓,确保拌盐均匀。 池:在干净的大瓷缸或不锈钢池中,内衬一 4、只干净、不漏气的大塑料袋,先加入 20L 梅醋(此梅醋浓度为 若用浓度为 10%的白醋,则用 1L 白醋+开水稀释后来代替梅醋),然后将拌好盐的紫苏倒入其中,最后将剩余的梅醋均匀地撒在紫苏上面。 梅醋的加入量为压榨后紫苏质量的 20%。 口:将塑料袋对叠封口,上压木板,木板上压重石,以压出汁水为宜。 压石的质量一般为压榨后紫苏质量+盐质量+醋质量的 15%。 第 2 天检查,汁水漫过紫苏则可;若没有漫过,则须添加饱和盐水到漫过紫苏为宜。 制:将腌制产品贮藏在通风、阴凉、阳光不易照射的地方,温度以低于20为宜。 装:腌制 1 个月后,即可包装出售。 包装时,要求将漫过盖板的脏卤去掉,按要求质量包装后待售。 3、成品特点 加工过程中,踩压、浸泡、揉搓工序是盐渍紫苏成品质量高低的关键,控制好踩压力度与时间、浸泡长短、揉搓均匀,就能达到去净晦汁、降低涩味,保证产品口感的效果。 经过精细加工的紫苏成品呈茶褐色或紫褐色,具有特有的滋味与气味,组织鲜嫩、不老化,展开后叶形完整。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