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打破隔离的坚冰2内容摘要:
》 ( 1913年); 《 新月集 》 、 《 飞鸟集 》 等 都是闻名世界的著名诗集。 罗曼 罗兰,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 1866年 1月 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 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 1899年,罗曼 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 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 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 他被称为 “ 两个世纪的一座桥梁 ”。 《 约翰 •克利斯朵夫 》 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 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 1)地位 ( 2)代表作 罗曼 罗兰 ( 1) 19世纪末的美国文学 美国文学 19世纪末的美国文学不像欧洲文学那样严肃,而是以幽默为主旋律,给人一种轻松诙谐的感觉。 ② 代表 马克 •吐温、欧 •亨利、杰克 •伦敦 ① 特点 ( 2) 20世纪初的美国文学 20世纪初, 德莱塞 和 海明威 成为新一代美国文学的主要代表,他们的作品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的 “ 黄金时代 ”。 ① 德莱塞 [1]地位 德莱塞是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作品贴近广大人民的生活,诚实、大胆,充满了生活的激情。 [2]代表作 《 嘉莉妹妹 》 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美国社会;而 《 美国悲剧 》 则是德莱塞成就最高的作品,使人们清晰地看到了美国社会的真实情况, “ 至今依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 ② 海明威 [1]代表作 《 太阳照旧升起 》 、 《 永别了,武器 》 、 《 丧钟为谁而鸣 》 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反战情绪,成为描写两次世界大战的名篇。 [2]“冰山原则 ” 《 老人与海 》 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艰苦搏斗,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寓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看法。 这种创作手法则被称为 “ 冰山原则 ”。 ( 3)亚非拉国家的文学 ① 特点 亚、非、拉等国的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并逐渐获得了世界的承认,出现了诸如泰戈尔、川端康成等著名作家。 泰戈尔像 徐悲鸿 (1940年 ) 1924年 4月 12日 泰戈尔访问中国。 泰戈尔(左坐 )与林徽因 (左 5)、徐志摩 (左 1)等 ② 泰戈尔 [1]地位 [2]代表作 泰戈尔是印度近代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 诗集 《 吉檀迦利 》 和长篇小说 《 戈拉 》 是其代表作。 “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 1913年 友谊是一种最神圣的东西,不光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扬。 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惠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妹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 泰戈。人民版历史必修3打破隔离的坚冰2
相关推荐
普希金写了大量歌颂自由, 反对专制暴政 的政治抒情诗,如 《 自由颂 》 、《 致恰达耶夫 》 等。 在这些诗里,普希金把 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沙皇, 公开号召民众为推翻专制暴政而斗争 【 感受普希金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不要忧郁 , 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 相信吧 , 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 , 转瞬即逝 ,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以玉米为原料酿制白酒玉米是酿酒的好原料之一,除单产较高外,本身所含的各种成分较适中,又富含植酸,有利于发扬酒的回甜风味。 玉米蒸熟后,也比较疏松适度,不粘糊,有利于发酵。 工艺流程 固体斜面原菌二重皿扩大培养曲种麸曲制作方法 1玉米原料选择:颗粒饱满,金黄色,千粒重 ,含淀粉 蛋白质 粉碎通过的筛孔为 米,相当 68 瓣。 2种曲制备:试管原菌用麦芽汁培养基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益阳松花皮蛋加工技术益阳松花皮蛋是湖南省益阳市驰名中外的特产。 已有 500 多年的历史。 1981 年5 月,在全国食品质量评比会上获得国家银质奖,畅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32 个国家和地区。 原料配方 鸭蛋 1000 个 纯碱 10 千克 生石灰 2525 千克 红茶末 5 千克 氧化铝 450 克 食盐 4 千克 干黄土 25 千克 柴灰 25 千克 清水50
开创者 (2)思想: ① 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即天理 ② “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 (3)影响:陆九渊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在当时引 起了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提出“心即是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故把其思想称为“心学” 知识点拔 ① 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 《 大学 》 “ 格物致知 ” 始见于 《 礼记 ‧大学 》 ,原本是从属于为 “ 诚意 ” ﹑ “ 正心 ” ﹑ “ 修身 ” 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 从宋代程颐开始,理学家把 “ 格物致知 ” 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对待。 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 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 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