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枣干制加工技术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乌枣干制加工技术(一)选料、分级:选果型大、果皮全红、肉质厚的优良干鲜枣,剔除残次果,按果实大小分级后分别加工。 (二)清洗、预煮:将枣果洗净后倒入沸水锅中,加盖急煮,水开后稍加冷水,不断上下搅动,预煮 5钟。 当果肉呈均匀的水渍状、色泽浅绿、质地稍软且具韧性时,预煮完毕。 预煮时火力要适宜,过大果实会失去韧性,成品纹理较粗,质量较差。 (三)冷激:将枣果捞出,随即投入冷水中,冷浸 5钟,保持水温 40使果皮起皱。 水温偏低皱纹较粗,水温偏高则不形成皱纹,两者均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四)筛纹晾坯:将枣果捞出放入滤筛中轻晃 5钟,滤去浮水。 果面经筛面的挤压可出现细小皱纹,下筛后停放 2、 2钟,晾干果面水分。 (五)烘烤:将枣坯在窑面上铺 15 厘米厚,点火烘烤。 因枣坯受热不均,在烘烤过程中要进行 4翻倒,每次相隔 12 小时,历经受热、蒸发和均湿 3 个阶段。 受热阶段 1时,箔面温度控制在 50开始时枣坯用苫席覆盖保温,使果温缓慢升高。 此期果面由干至凝露,再至露干。 凝露后撤去苫席,以加速蒸发。 果面凝露消失以后,进入下一阶段。 蒸发阶段 5时,箔面温度保持在 65手摸有灼烫感。 此期温度较高,要谨慎管理。 均湿阶段,停火 5时,使果内水分逐渐外渗,达到内外平衡。 避免长时间烘烤,以防果实表面干燥过度而结壳焦煳。 第一次均湿后,仔细翻倒上下层枣坯,开始第二次点火烘烤。 第二次烘烤后,枣温略降,将其撤离炕面,摊于露天箔面上均湿2,堆厚不超过 30 厘米。 如此反复 4,至果肉里外硬度一致、稍有弹性为止,果肉含水量在 23%以下。 烘烤过程可以在性能良好的烘房内进行。 烘烤用木材以榆木较适宜。 (六)成型:当产品干燥,果皮紫,果实有光泽,皱纹浅细而均匀,果肉稍有弹性,捏之不变形,不脱皮,风味甘甜,有韧性,枣香味浓郁时即可包装销售。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