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器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汇编内容摘要:
20 21 22 60 50 45 25 20 15 11 11 9 2 2 2 M10 M10 M8 垂直连接 23 24 25 120 100 80 30~ 20 30~ 20 30~ 20 11 11 11 2 2 2 M10 M10 M10 垂直连接 26 27 28 29 40 30 25 20 40 30 25 20 13 11 11 11 1 1 1 1 M12 M10 M10 M10 : (1).前处理 : 用盐酸 +锌溶液去油。 (2).铜母线搪锡 ,取出后如不沾锡,说明母线搪锡温度合适,如沾锡,说明预热温度不够,要继续在锡锅内浸泡。 ,取出母排用棉纱在母线上擦去多余的锡。 搪锡厚度 ,不能太厚,否则易脱落。 母线搪锡要光亮、平 滑;如压花应整齐、规则、干净。 搪锡完,应用净布或塑料布将搪锡接触面包好,应放置在工作台上或指定的地方作好标志,不允许乱放、踩踏。 母线涂漆:未套热缩管的母线均应涂刷相色漆。 母线应按下表规定涂刷相色漆 : 三相交流电路 直流电路 零线或中性线 安全接地线 A相 B相 C相 正极 负极 黄色 绿色 红色 棕色 兰色 淡兰色 黄绿双色相间 低压电器装配作业指导书 12 注 :安全接地线黄绿双色相间,其每种色带宽约 15100mm交替涂刷或贴色标带。 母线在下列各处不应涂刷相色漆。 (1).母线的螺栓连接处,母 线与电器的连接处以及距所有连接处 10mm以内的地方,同时处在同一平面的三相上的着色端线应处在一条直线上,整齐美观。 (2).预留的供携带型接地线连接用的接触面上,不刷漆部分的长度应为母线的宽度或直径,但不应小于 50mm,并以宽度为 10mm的黑色带与母线着色部分分隔开。 母线安装,通常有以下二种 : 用螺丝直接将母线拧在绝缘子上,但须在母线上钻椭园孔,以便在温度变化时有伸缩余地。 母线不用打孔 ,只把母线穿过夹板,两边用螺栓固定即可。 母线安装可 以平放或立放,视设计而定。 一次母线装配完毕,自检合格后,在产品过程记录上签署作业者姓名,提请 质量负责人 检验。 低压电器装配作业指导书 13 第 三 章 电器元器件安装工艺 1. 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相关产品的元器件安装。 2. 设备和工具 米卷尺 台钻 铁榔头 木榔头 各种规格平板锉、半圆锉、圆锉 钢丝钳、尖嘴钳 套筒扳手 活动扳手 手枪电钻,各种规格钻头和丝攻 宽座角尺 各种规格螺丝刀 3. 材料 规范所列配件,装配图及设计资料所列零部件及各类紧固件等。 4. 装配工艺过程及技术要求 按设计图纸核对框架、零部 件和紧固件,并应符合图纸要求及有关标准,所有黑色金属零部件均应有完好的保护层,框架门应能在不小于 90 角度灵活开闭,门在开闭过程在中,不应损坏油漆层和喷塑层,门锁上后,不应有明显的晃动现象。 如发现有不合格应提出返修。 按规范及装配图核对、检查所遇电器元件。 必须要选用取得有 ccc 标志的产品许可证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型号规格正确,如需替用,必须经过技术负责人批准的替用手续。 各种电器元件必须符合本身技术条件,安装前,应检查产品是否完好,操作是否灵活,如发现性能不良、表面生锈、发霉、碎裂等现象,应退库调 换。 电器元件安装前,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灰尘和油污,安装过程严禁敲打、磕碰,特别要注意防止易碎元件的损伤,并应保持表面油漆层、绝缘层、电镀层的完好无损。 安装同一台电器元件所用的紧固螺栓长度应一致,所有紧固螺栓应拧紧,无打滑现象及损坏镀层、漆层现象,并有防松措施。 拧紧后,螺纹露出螺帽 3— 5 牙。 金属板上有穿线孔时,必须装上大小适宜的橡皮圈。 安装板、支架应按总装图要求的位置进行固定,其位置相互平行,不得有明显的倾斜。 低压电器装配作业指导书 14 所有电器元件的装置应符合设计图的要求,同规范 的产品元件安装位置应一致,元件安装应符合制造厂规定的暗装条件(包括使用条件、飞弧距离、拆卸灭弧罩所需要的空间等),牢固地固定在骨架、支架、和安装板上,布置应整齐美观。 产品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措施,无论在正常使用或在故障使用条件下,都应保证保护电路的 有效性。 接地装置的接触面不得有油污或黄锈,并应用砂布把接触面擦净,涂上工业凡士林。 主接地点必须有明显的接地标志。 装置内的电器元件、带电体、金属骨架间的布置,其电器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少于下列表中的规定: 额定绝缘电压 Ui( V) 电器间隙 ( mm) 爬电距离( mm) 63A 以下 大于 63A 63A 以下 大于 63A Ui≤ 60 3 3 5 60Ui≤ 250 6 8 250Ui≤ 500 8 10 10 5. 主要电器元件的安装要求 1 框架式低压断路器 (1)架式低压断路器相对比较重,一般宜安于屏后的下方,并应采用机械强度较大的角钢作为安装板。 (2)将开关体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装置在开关柜底座里,摇动操作手柄使本体能在导轨中前后滑动,开关的三相主触头及辅助电路的滑动触头能随之接通与断开,使接通、试验、 断开三个位置符合说明书要求。 (3)应通电检查各脱扣器是否灵活,合、分闸是否灵活可靠。 2 塑料外壳式低压断路器。 (1)塑料外壳式低压断路器打开外壳才能进行安装,要防止外壳的机械损坏,它的接线通过接线螺杆实现,应注意其接线螺杆与屏板孔的爬电距离,避免造成绝缘强度不够而短路。 (2)断路器上端留有足够的飞弧距离,具体参照各型号规格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3)塑壳断路器进线端的相间隔弧板必须装牢固,以免在合闸或承受短路电流时造成相间飞弧故障。 (4)低压断路器的静触头(上进线端)应与电源引进的导线或母线相连,而 接到用电设备的导线或母线应接到下出线端上。 3 刀开关类的安装 (1)安装前拆下连接螺母 ,使刀开关和操作手柄解体 . (2)先将操作手柄安装于屏面上 ,屏后用角铁架安装于屏架上 ,但应考虑架板和安装螺钉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角钢一般采用 40mm 4mm,螺钉直径应大于 5mm,然后再将刀开关连同底座安装于角钢上 ,并使刀开关与操作手柄连接 ,并保持基本平行 . (3)调整连接螺母 ,使手柄在合闸位置动触头平行地进入静插座 ,并要保证动触头至少要有4/5进入静插座 . (4)对于双投刀开关调整连杆螺母 ,除要保证上述第 3点的要求外 ,还要保证下投也应有 4/5进入静插座 . (5)到开关调整好后 ,应将灭弧罩装好 ,在操作时刀片不应与灭弧罩碰檫 . (6)刀开关的触头以及连接导线都必须保持良好的接触 . 低压电器装配作业指导书 15 (7)刀开关应垂直安装 ,静插座必须装在上方 ,以防止支座松动时 ,动触刀因自重下落而误合闸 ,从而造成以外事故 . 4 接触器类 (1)检查产品的铭牌及线圈上的技术数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2)接触器触头部分应平整,不应有金属碎屑烧伤的痕迹,触头的接触应紧密,各触头分合闸顺序且正确,触头表面不应有油污。 (3)大中容量接触器动作时吸合力较大 ,将对周围怕 震的电器产生不利影响 ,安装时必须考虑 ,一般将其安装在屏后下部。 (4)中小容量接触器采用瓦片型接触片压紧导线 ,接线时一定要把导线压紧。 (5)接触器灭弧罩与金属器件距离应符合规定要求。 5 熔断器类 (1)用相同电压等级兆欧表测量熔断器底座的绝缘电阻,阻值不小于 1M欧姆。 (2)选择与孔径相符合的螺钉,紧固时不要用力过大,熔断器底座垫有橡胶衬垫或弹性纸衬垫。 (3)RL1型熔断器,为保证更换熔断体,旋出瓷帽后螺纹不带电,在接线时电源线接于下接线端即 1号端子,用电设备应接于上接线即 2号接线端子。 (4)接线时 一个端子两根导线间应采用铜片隔离并将弹簧垫压平,以减少接触电阻,使其导电性能良好。 6 热继电器安装 热继电器应垂直安装,调整和复位的热继电器元件安装在易于接近的地方;盖板向上,严禁倒装。 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选择要与被保护电路的电流相匹配。 7 无功功率补偿控制器的安装 (1)检查产品的铭牌及技术数据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2)控制器安装、接线及调试应参照相应的产品说明书进行; (3)当控制器外壳有明显损坏或显示功能障碍时,不得安装; (4)控制器的安装必须遵照所有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必须通过正确的接线和电 线尺寸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运行的可靠性以及测量的准确性; (5)根据不同型号的控制器,安装孔应分别开设,先将控制器装在屏上,再将上下侧固定卡置入控制器上端,拧紧螺丝即可将控制器固定;说明书另有安装说明的,按照其安装说明进行。 (6)控制器固定后,接线应严格按照接线图进行,不得私自改装线路,确保控制器正确运行。 (7)控制器的调试和设置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确保能满足规定要求。 8 端子的安装 (1)端子排应无损坏、固定牢固、绝缘良好,便于更换且方便接线,离地距离宜大于 350毫米。 (2)强、弱电端子应 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应有明显标志并设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隔板。 (3)电流回路应经过试验端子,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 试验端子应接触良好。 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不允许小端。低压电器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汇编
相关推荐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油炸芝麻玉米片的加工技术一、原料配方芝麻 1 千克,玉米粒 68 千克。 二、工艺流程 玉米精选润水脱皮破碎、蒸煮压片、芝麻洗净烘干压片切片油炸调味成品包装。 三、操作要点 (1)玉米精选 选用新鲜、饱满、无霉的干燥黄玉米。 将合格原料验收后,用振动风选筛筛过,去净杂质。 (2)润水脱皮 用 4050热水淘洗几次,加快水向玉米中的渗透速度,以表皮湿润而内干为度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油炸脆酥饼干加工技术1原料 香粳米粉,米粉糠油。 2工艺流程与操作要点 香粳米粉调面团蒸制成型干燥油炸滤油冷却成品 调面团 将香粳米磨成粉,过筛后放在操作台上,围成圈,中间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调成软硬适宜的面团。 蒸制 把面团放在蒸笼内蒸热,即可出笼。 成型 将蒸热的面团,平倒在操作台上,揉和成柔软的饼坯,再按所需的大小和外形用饼坯模具成型。 干燥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油炸马铃薯片加工技术工艺流程 马铃薯清洗去皮切片冲洗脱水油炸调料冷却整理包装 操作要点 (1)原料的选择:要求原料马铃薯的块茎形状整齐、大小均一、表皮薄、芽眼浅而少,淀粉和总固形物含量高,还原糖含量低。 还原糖含量在 下(、干物重以 1415为较好。 如果还原糖含量过高,油炸时易褐变。 (2)清理与洗涤:首先将马铃薯倒入进料口在输送带上拣去烂薯、石子、沙粒等。
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油炸膨化马铃薯丸加工技术原料配方 去皮熟马铃薯 人造奶油 食用油 蛋白 工艺流程 马铃薯洗净去皮整理蒸煮熟马铃薯捣烂混合成型油炸膨化冷却油氽滗油成品 操作要点 (1)去皮及整理:去皮可采用机械摩擦去皮或碱法去皮。 去皮后的马铃薯应仔细检查,除去发芽、碰伤、霉变等部位,防止不符合要求的原料进入下道工序。 (2)煮熟:采用蒸汽蒸煮,以使马铃薯完全熟透为止。 (3)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