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制度汇总内容摘要:

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责令及时更正并根据 情况实施处罚。 E2 M, {。 D }7 { t c k 凡漏报、迟报,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暴发、流行者给予 50 元处罚,情节严重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处理,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 {7 H5 k V。 Q. T39。 u. F 对工作督导不力,检查不及时造成漏报不能及时发现者,对责任科室(医务科、感染性疾病科)及责任人给予 100 元罚款处理。 39。 n6 U) W9 h U% }1 M( C3 d 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 3 例者,扣除责任人当月工资、资金,并通报全员,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全年发现传染病漏报超过 5 例者,扣除主管院长及医务科责任人年终资金,并给予警告处分。 责任报告人、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由于工作不负责任,出现重大传染病误报事故,扣除 3个月工资、全年奖金 ,全院通报批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者,按下岗处理,违反法规者依法处理。 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促进传染病的疫情报告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按照医院、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落实奖惩制度。 1 全年度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先进科室给予 300 元年终奖励,科主任 50 元奖励。 根据 传染病检查上报情况对工作突出的先进个人给予年终 100元奖励。 对发现传染病未能及时填卡上报或漏报者根据情节,依据院部指定的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理: 2 t1 o0 u9 i _4 R ⑴凡漏报、迟报,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暴发、流行者给予 50 元处罚,情节严重者,造成疫情播散,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处理。 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39。 `2 D: n2 c7 ^, @$ Z ⑵对工作督导不力,检查不及时造成漏报不能及时发现者,对责任科室(医务科、保健科)及责任人给予 100 元罚款处理。 7 P3 b+ U {5 S ⑶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 3 例者,扣除责任人当月工资、资金,并通报全员,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⑷全年发现传染病漏报超过 5例者,扣除主管院长及医务科责任人年终奖金,并给予警告处分。 凡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未能及时上报传染病疫情,造成传染病暴发、流 行且后果严重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处理。 重大传染病误报责任追究制度 重大传染病包括三类 16 种法定传染病: ( f* `3 E。 S* y ⑴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SARS、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⑵已经基本消灭的疾病:白喉、丝虫病、脊髓灰质炎; ⑶多年未发生的或罕见的疾病:狂犬病、登革热、炭疽(除肺炭疽)、新生儿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麻风病、血吸虫病 、黑热病、包虫病。 * O6 m7 r T) z! T. _! 责任报告人接诊重大传染病疑似病人后,要立即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医院领导,同时上报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待上级组织专家组鉴定后,责任报告人方可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然后由网络直报员按规定时限进行网络直报。 Camp。 v, A。 [1 } 责任报告人未按规定程序直接填写重大传染病病例报告卡者,扣除当月工资和奖金,在全院进行通报批评。 疫情管理人员没有按照程序接收重大传染病病例报告卡者,扣除 3 个月工资和奖金,在全院进行通报批评。 : I( p2 网络直报人员没有按照程序,直接在网络直报系统报告重大传染病病例者,扣除 3 个月工资、全年奖金,全院通报批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者,按下岗处理,违反法规者依法处理。 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制度 疫情管理人员、网络直报人员和有关院科领导要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传染病知识培训,全面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制度。 对全院医务人员每年进行两次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 新入院的医生和实习生必须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 ,方可上岗。 2 R6 _! ^. n8 i/ p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部 37 号令、传染病监测信息工作指南、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工作管理技术规范等。 疫情管理人员和网络直报人员必须接受上级疾控部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拒绝参加培训者按有关制度处置。 艾滋病疫情监测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和 浙江 省有关艾滋病防治法规文件,切实加强我院艾滋病疫情管理工作,决定建立长效监测管理机制,以保证准确、及时、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艾滋病的诊治数据及疫情上报管理,制定本制度。 % e s8 K. c8 B |2 j 全院职工要提高建立艾滋病长效监测管理机制 的认识,各科室要加强对监测工作的领导,建立高效的疫情监测系统,及时准确收集和报告疫情数据。 / W J9 l, b3 r+ @5 P39。 艾滋病疫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门诊患者和转入住院患者,各科室要详细登记。 凡手术病人术前或者需要进行侵入性检查的病人检查前必须开展 HIV初筛检测,经实验室 HIV初筛试验阳性者,实验室和首诊医生要登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详细住址、联系电话并且留存足量血清后立即上报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及时上报 县疾控中心 ,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 室复筛后,阴性者及时向医院反馈结果,阳性者上报 台州市 疾控中心确认,接到 台州市 疾控中心确证结果后由县疾控中心 按照有关规定上报,并将结果通知医院预防保健科。 * ^/ b8 b$ i q o/ ^! Y 各有关部门必须将 HIV 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人死亡者的详细资料报送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及时准确向市 疾控中心 上报。 2 t+ w/ a bamp。 R4 ^ 门诊和住院病人的管理按照“ HIV 病人管理规定”执行。 重点要求:( 1)各种表格、病历须按要求详细填写,不得空项。 ( 2)住址要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或“某小区(某单位)某楼号某单元门牌号”。 (3)联系方式等。 7 疑似 AIDS 住院患者必须做 HIV 初筛试验,初筛试验阳性者由检验科专人登记,然后送 台州 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确证。 采送标本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防护,避免污染环境及交叉感染。 “ HIV 抗体检测确认报告”须复印附病历后,同时在病程记录中单独记录一次“ HIV 抗体检测确认报告”。 3 我院接触 HIV 感染者、 AIDS 患者、死亡者的各个环节均应按要求防护、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我院接触 HIV 感染者、 AIDS 患者、死亡者资料的各个环节均应做好保密工作。 * m1 H: f+ Y39。 B. S6 g f! } 在 AIDS 诊疗、管理工作中,因玩忽职守、不作为等情况,造成医疗纠纷者给予通报批评、罚款 50~ 100 元;造成医疗事故者罚款 500~ 1000 元 ;造成疫情扩散者, 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医院门诊日志登记规范 门诊部各科室 的 门诊日志, 要 详细登记接诊病人。 门诊日志要按照日志规定的项目填写详细、齐全,内容要保证真实可靠。 ( \ P o L8 e$ T E1 l k! |! C2 h 对门诊日志上登记需上报的传染病要做出明显标志,疫情上报后,医院疫情管理人员要加盖“疫情已报”章。 7 T4 对疑似传染病和确诊的传染病病例,要登记其具体内容(如:姓名、性别、年龄、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工作单位、家庭详细住址等), 14 岁以下儿童要登记家长姓名及病人其所在学校、班级等内容。 e. D6 T6 Q* H+ ` 要经常核查所登记的门诊日志,发现问题及时补充、改正。 1 E0 N/ J% F6 Ramp。 O0 z 年度结束后,对全年的门诊日志核查无误后,按规定要求 备份,以备后查。 门诊医生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门诊医生发现传染病疑似和确诊病例时,要在门诊日志上认真登记,填写内容必须真实、准确、详细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详细地址、发病日期、诊断日期、 14 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等 )。 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并上报预防保健科。 疫情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卡后 ,要 加盖“疫情已报”章。 门诊部各科室负责人要每周核查门诊日志,对漏报和误报的传染病要及时补报和订正传染病报告卡。 防保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月要认真检查一次门诊日志,避免漏报和错报现象的发生。 9 [5 ~: s q: k。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