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米的加工制法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玉米米的加工制法玉米米是以细玉米面为原料(也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其他营养成分),经过加水搅拌,膨化成型、冷却、烘干、筛选等工序加工而成。 米粒像大米,呈淡黄色半胶化状态,有一定的透明度。 吃过这种米的人普遍反映,用这种料做饭比用玉米面、玉米渣做的饭好吃,口感好,滑溜可口。 1、原料与配方:主要原料为玉米淀粉、碎米和面粉。 此外尚需要添加少量固结剂,如氯化钙、明矾、碱类及干酵素等。 淀粉质量须较好;面粉最好使用面筋含量较高的强力粉或中薄力粉,以增强粘结力;碎米可增加风味,降低米粒的透明度。 为了提高营养价值,可加入维生素及赖氨酸等。 最佳配合率是淀粉40,薄力粉 40,碎米粉 2、20。 或者淀粉 50,强力粉 30,碎米粉20。 2、加工方法。 (1)混合。 根据配方数量,把原料和营养强化剂(每公斤维生素 1327 克,钙质 65 克,赖氨酸 1 克左右),投入混料机充分混合,并加入适量温水和少量食盐(02),再充分搅拌,使面粉团含水率达 3537。 (2)制粒。 用辊筒式压面机将面团压成宽面带,然后送经带有米粒形状凹模的制粒机(制粒机有辊筒式和挤压式等多种,辊筒式制粒机米粒凹模的长径为08 厘米,短径为 03 厘米。 挤压制粒机与螺旋式通心粉碎压成型机大体相同,物料经过挤压后,从模孔挤出成形,但工艺参数复杂,技术要求高),在加压状态下把面带压成米粒,然后用分离机将米粒分离筛选,筛掉粉状物。 (3)蒸煮。 将含水 40左右的米粒,在输送带上用蒸气处理 3钟,使米粒表面形成保护膜,并杀死害虫和微生物。 (4)烘干。 温度一般为 39,烘干时间约需 40 分钟左右。 烘干后的玉米米水分多降至 13左右,再经冷却水分离,降低至 11%,即可贮存食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