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提胚制油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玉米提胚制油玉米胚芽是榨油的原料。 每 100 千克玉米含胚芽 810 千克,每 100 千克纯胚芽含油量 3540 千克,是大豆含油量的两倍。 利用玉米胚芽榨出来的油叫玉米油,也叫玉米胚芽油、玉米胚油或玉米脐油。 通常所见的玉米油呈黄色、透明、带有新鲜玉米香味。 这种油含有亚油酸约 57%,油酸 30%左右,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矿物质和维生素 A、D、E,以及蛋白质等,其营养价值接近大豆,高于花生、菜籽和葵花籽油。 它不仅可作家庭烹调、凉拌、起酥等用油,还可作为医药工业制作亚油酸丸和益寿宁的重要原料。 玉米油对防治心血管病效果良好,食用玉米油,易被人体吸收,其消化率达 97%以 2、上,称它为“益寿油”也不过分。 制作方法 据胚乳和胚芽吸水力的差异,使玉米皮和胚芽吸水,胚芽吸水性强,吸水后体积膨胀,增加韧性和弹性,在破糁和压糁时不易破碎,使之容易从胚上脱离;而玉米皮吸水后,易于脱皮,同时有利于与胚分离,减少胚连皮或皮连胚现象。 这样可以提高胚率与胚芽的纯度。 润水时间以 58 分钟为宜,但润水量的多少,又视原始水分大小而异。 米润水后,接着进行脱皮和破糁。 脱皮和破糁设备采用横式砂辊米机或方米机。 操作中要严格控制各道脱皮破碎程度,做到胚芽不带皮,皮不带胚芽。 破糁采取横式三节砂辊米机,将脱皮后的玉米破碎成数瓣,随着玉米的破碎,胚芽便大量从胚乳上分离出来。 取提胚机分选提胚,即利用 3、糁、胚的比重不同,糁的比重为 ,胚的比重为 ,把比重去石机改为玉米提胚机。 其原理是利用倾斜装置的冲有鱼鳞孔的筛板的倾斜运动,在由下向上穿过鱼鳞孔的倾斜气流的作用下,使胚和糁分离。 胚芽比重小被气流吹起,呈悬浮状,漂浮于上层,在进口物料的压力和本身重力作用下向筛面低的一端流出;而比重大的糁仍然贴紧筛面,越过鱼鳞孔板的背面向高处爬行至出糁口。 调节出糁口和出胚口挡板的高度,便可有效地控制分离效果。 所提取的胚芽再往风筛风选,吸取胚中糠皮以提高胚的纯度。 分选出的胚中,仍含有糁,可使其进入磨粉机压胚,再由平筛选胚。 压榨前必须用振动筛进行清理,筛去胚芽中的糁、粉、糠等杂质,尽量提高胚芽的纯度。 米胚芽的水 4、分一般为 1115%,而其适宜的入榨水分在 4%以下,这就必须对所提取的胚芽进行热力干燥,使胚芽水分达到 4%以下才能入机压榨。 采用的干燥方法有火烘,蒸炒锅去水以及机械烘干等。 用的螺旋榨油机大都为 95 型和 200 型。 其本身带有烘炒设备,能保证胚芽的入榨温度,以利提高出油率。 为提高产量和出油率,入榨料胚水分在 4%以下,同时使料胚发黄而不炭化。 料胚入榨温度要控制在 100以上,有利于油的分离。 经常清理油路,保证油路畅通无阻。 采用此类设备加工玉米胚芽油,其出油率一般为 1619%。 米毛油经过静置,自然沉淀 24小时,用于食用要进行水化和真空脱水处理,成为精制玉米油,其水分在 内,含杂量不 5、高于 气味、滋味和色泽正常,酸价 8 以下,若果酸价过高,还要进行碱炼脱酸,水化就是把一定数量的热水或稀的碱、盐及其它电解质水溶液,加到油脂中。 使某些胶溶性杂质、机械杂质等,凝聚沉淀而从油中分离出来。 具体操作是,把过滤毛油连续地泵入水化锅内,用直接蒸汽或适量的热水进行水化,并连续不断地搅拌。 喷入蒸汽或适量的热水为毛油重量的4%,油温保持在 8090%左右。 然后连续地从水化锅内,将充分水化后的油和胶体的均匀混合物,以一定流量均匀地泵入高速高心机内进行分离。 至于分离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出的水化净油,泵入真空脱臭罐进行处理后,即得精炼玉米油。 分离出来的油脚,可不必盐析,直接送到磷脂车间加工磷脂。 碱炼是用不同的碱来中和游离脂肪酸,并除去一部分其它杂质的一种精炼方法。 一般多采用烧碱碱炼。 将油倒入炼油锅内,加温 2530,用木棒快速搅拌,此时按比例称好烧碱加入油中,待油皂有明显分离时(约 30 分钟)开始加热到 6570,并继续慢慢搅拌,直到油皂完全分离时为止,搅拌时间约 40 分钟,由于中和,可使油中酸价降低。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