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2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ppt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程度低 影响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 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 : 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中央集权的确立、发展; 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农业生产 : 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推广; 水利灌溉工程和大江大河的治理; 人民辛勤劳动 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有利于多元化农业的发展 : ( 1)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 农 业发展 → 治民 → 治国。 ( 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 ( 3)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 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局限: ( 1)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 2)人地矛盾,阶级矛盾激化,成为社会动荡的因素。 古代 农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黍 稷 粟 麦 稻 猪 马 牛 羊 鸡 狗 古代灌溉工具 翻车复原图(曹魏时马钧发明) 翻车: 这也是一种古代的灌溉工具,把低处的水引到高处。 筒车模型 筒车应用 古代灌溉工具 三次人口大规模迁移: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芍陂是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位于安徽省寿县南。 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 598年 —公元前 591年)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迄今 2500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 芍陂 都江堰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郑国渠渠首遗址 郑国渠是公元前 237年,秦王政采纳韩国水利家郑国的建议开凿的。 灌溉面积达 280万亩,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 郑国渠自秦国开凿以来,历经各个王朝的建设,先后有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使渠、广惠渠、泾惠渠,至今造益当地。 引泾渠首除历代故渠外,还有大量的碑刻文献。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维吾尔族少女在坎儿井边汲水 坎儿井暗渠 坎儿井 边疆地区的坎儿井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古代冶炼技术 •古代纺织业 •古代陶瓷业 •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发展 冶铜业: ①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小件青铜器。 ②夏朝:能铸造比较讲究的青铜器。 ③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繁荣种类、数 量增加,作坊规模大。 ④春秋战国秦汉时代:造型灵便轻巧; 青铜防锈蚀技术先进。 冶铁业: ① 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② 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能制造钢剑。 ③ 汉朝:开始用煤做燃料。 ④ 南宋:用焦炭冶铁。 炼钢业: ① 春秋时期:发明冶炼钢的技术。 ② 两汉时期:炒钢技术。 ③ 南北朝时期:灌钢法。 青铜爵 夏代,饮酒器或温酒器,带流长、高 , 1984年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青铜鼎 商代后期,炊食器。 1994年在山东滕州前掌大村出土。 鼎高 53厘米,鼎面饰以饕餮(tao tie)纹。 青铜方斝( jiǎ ) 商代后期,盛酒器。 1990年河南安阳郭家庄出土。 斝高 厘米,腹的四面饰饕餮纹。 铁刃铜钺 (商代 北京平谷出土) 透雕兽面纹青铜钺 (商代 山东益都出土) 青铜戈 (商代 河南郑州出土) 铜鸮尊 商代,盛酒器。 1976年在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 当时出土的鸮尊成一对,一个高 ,一个高 米。 器身饰有蝉纹、夔纹、蟠蛇纹等。 尊口下内壁有“妇好”二字铭文。 战国时期铁兜鍪( mou)(湖北铜绿山出土)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距今四五千年:已出现丝织业。 •西周:出现平纹织物、斜纹提花织物。 •汉代:丝绸远销欧洲,有 “ 丝国 ” 之称。 •战国时期:丝织品种多、产量大。 •唐代:缂丝技术。 •宋末元初: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明清时期: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民营丝织业兴盛;使用花楼机;产 品种类繁多 玉蚕 商后期,长 , 1953年河南省安阳市大司空村出土 采桑图 西汉,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 1号汉墓出土。 该衣薄如蝉翼,重仅 48克。 宋 缂丝秋山诗意 南宋 缂丝翠羽秋荷 新石器时代 :开始烧制陶瓷 ( 彩陶 、 黑陶 、 白陶 )。 商代 :出现原始瓷器。 东汉晚期和南北朝时期 :瓷器的生产技术成熟 , 出现青瓷和白瓷。 隋唐时期 :陶瓷工艺臻于成熟。 唐代 :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部门 , 形成南青北白 两大系统。 宋代 : 景 德 镇 成 为 “ 瓷都 ” , 瓷 器 遍 布 全 国 各 地 , 出现一批明窑。 元代 :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明清 :瓷器与丝绸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 彩陶壶 河姆渡遗址的稻穗猪纹陶 唐 三彩陶凤首瓶 唐代越窑秘色釉葵花式瓷碗 元代青花梅瓶 明代釉里红瓷盘 明 景德镇 青花花果折枝纹瓶 青花笔筒(清康熙年间) 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清康熙年间) 官营手工业 •发展演变过程:从西周到前朝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经营特点:由官府统一管理,工匠世代为官府劳作;其生产范围广泛,资金雄厚,规模大,分工细,水平高;古代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由于官营手工业缺乏竞争,产品质量低,生产效率低,弊端丛生。 私营手工业 •发展演变过程:春秋战国时兴起,唐宋后显著发展,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 明中叶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经营特点:唐代前,主要从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作坊进行;明后期雇佣劳动出现;曲折发展,持续扩大。 明朝工匠服役规定的转变 经营形态 生产经营模式 产品及流向 流。岳麓版历史必修2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ppt复习课件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岳麓版历史必修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ppt复习课件
改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3) 中心环节: 增强了企业活力 ( 4) 意义: ①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②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副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 1) 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 2) 内容: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 3) 目的: 解放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4) 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