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ppt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改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3) 中心环节: 增强了企业活力 ( 4) 意义: ①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②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副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 1) 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 2) 内容: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 3) 目的: 解放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4) 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 5) 必要性: 计划经济体制在建国初期曾起过积极作用,但这种经济体制存在弊端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 ( 6) 内容: 在农村,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同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在城市,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和宏观调控 ( 7) 意义: 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国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出现了什么新局面。 答: ( 1)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 2)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并且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3)这些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对比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 农村改革 城市改革 原因 人民公社旧体制的弊端 计划经济体制弊端 管理体制 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经营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分配制度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所有制 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镇企业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历史作用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增强了企业活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联系 改革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农村的改革有力推动了城市的改革;所有权经营权分开,两者都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第 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 1) 五个 经济特区 ——“点 ”: ① 概念: 是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其特殊主要表现在经济上而不是政治上,即不同于内地的 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②内容:从 1980年起先后建在 深圳、珠海、汕头 、 厦门 和 海南五个特区; ③原因:是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 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 ;靠近港澳台地区;是著名的 侨乡。 ④作用:这些特区二十多年来不仅实现了自身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地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 2) 14个 沿海开放城市 ——“线 ”: ①内容: 1984 年开放的沿海城市有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 14个,遍布我国沿海地区。 ②条件:这些城市交通方便,具有较大的外运港口,同内地 铁路相连,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口岸;它们还具有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3) 4个 沿海经济开放区 ——“面 ”: ① 1985年后,又先后决定把 闽南 三角区、 长江三角 洲、 珠江三角 洲和 环渤海 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② 1990年 ,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 浦东 的决定, 1992年开发浦东 是中国 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 4)内地大批开发区的涌现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对外开放有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形式更加灵活。 ( 5) 对外开放的格局 至 20世纪 90 年代中期,中国的对外开放已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的新格局。 :对外开放( 1)原因: 历史: 闭关锁国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 现实: 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发展和现代化离不开世界 ( 2) 内容: 吸收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 ( 3) 立足点: 对外开放须建立在 自力更生 的基础上。 ( 4) 过程: ①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0年)、海南( 1988年) ②开放沿海城市 14个( 1984年) ③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④开放内地城市 ( 5)格局: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 6)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 7) 作用;推动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发的全球化趋势 ( 1)由来与发展 —— 世界贸易组织: 英文名称为 WTO( World Trade anization), 1995年 1 月 1日正式成立。 它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前身是关贸总协定,总部设在 日内瓦。 其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实际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 2)中国入世的艰难历程 ① 复关的努力:中国本是关贸总协定的 创始会员国 ,因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被中止。 从 1981年 起中国 开始列席 总协定的会议, 1986 年 正式 提出复关 的申请,但直到 1994年,由于美国等国家的阻挠,。岳麓版历史必修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ppt复习课件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岳麓版历史必修2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ppt复习课件
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程度低 影响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 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 : 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中央集权的确立、发展; 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农业生产 : 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推广; 水利灌溉工程和大江大河的治理; 人民辛勤劳动 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有利于多元化农业的发展 : ( 1)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 农 业发展 → 治民 → 治国
怎样提高生料酿酒质量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怎样提高生料酿酒质量一、酒曲。 有好的酒曲才能生产出好酒。 劣质酒曲主要表现在醇、酯、酸的比例失调。 几年来,笔者经过反复试验,认几家酒曲厂生能够使用,基本没有曲酶味、异杂味,如再经处理,可以达到市售中档酒的标准。 二、发酵。 必须掌握好三要素:(1)温度。 应控制在 20温度超过 42,酵母菌容易死亡;温度低于10,酵母菌则进入冬眠状态。 以 25宜。
岳麓版历史必修2-25-26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投稿
生产,到美国组装后在全球销售,它的供应链已遍布全球。 ( )迅速发展、范围扩大、贸易额增加、( )扩大。 比如:我们吃着“麦当劳”、“肯德基”,喝着“可口可乐”,品着“雀巢咖啡”看着“好莱坞大片”。 国际分工 跨国公司 国际贸易 世界市场 ① ② ③ ④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表现 你认为贸易全球化有什么好处。 充分利用各地资源,为各地经济发展提供机会。 方便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材料一 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