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1辛亥革命之一内容摘要:

资产阶级革命学说 的传播,为革命提供思想基础。 必然性 可能性 一、背景 2 .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 走向共和 (一)共和之梦 –兴起 (1894——1905) 1.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走向共和 (二)共和之兴 —发展 (1905——1911) 1. 同盟会成立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时间,地点,性质,纲领,机关报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核心 推翻清政府统治 (民族革命 )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政治革命 ) 解决土地问题 (社会革命)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性质、作用: 前提 保障 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 中国人民要求民主权利 中国人民要求发展经济 康有为要不要以 暴力推翻清王朝 要不要 建立共和政体 走向共和 2.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 能说出他们的异同吗。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黄兴为追悼七十二烈士写的挽联 走向共和 3. 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 走向共和 ( 三 )共和 梦圆 —高潮 (1911——1912) 武昌起义 1911年 10月 10日 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 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时间: 主力: 结果: 影响: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概况: 时间: 临时总统国旗: 国都: 1912年 1月 1日 孙中山 五色旗 南 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