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1辛亥革命1内容摘要: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1912年 2月 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旁立者)下诏退位,封建君主制度结束。 1912年 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辛亥革命评价篇) 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 为中国革 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 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83 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 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 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材料三:“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 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 —— 孙中山 《 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 》 材料四 : 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 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 帽 …… ——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请回答 : 以上四则材料分别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 反帝反封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革除旧风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 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革命的功绩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 君主专制制度 沉重打击 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