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之三内容摘要:
H2(气态 ),吸收 ( 2) (固态 ) 与适量 O2(气态 ) 反应 , 生成 CuO(固态 ), 放出 kJ的热量 C(s)+H2O(g)=CO(g)+H2(g) △ H=+2Cu(s)+O2(g)=2CuO(s) △ H= - 314KJ/mol ( 3) CO2放出的热量为 ,写出 C2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2C2H2(g)+5O2(g)=4CO2(g)+2H2O(l) △ H=- ( 4) 1mol C与 1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 1mol CO 和 1mol H2,需要吸收 kJ的热量。 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5)氢氧化钾稀溶液与硝酸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水 ,放出 .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A. 2C2H2(g)+5O2(g)=4CO2(g)+2H2O(l) △ H=4b kJ B. 2C2H2(g)+5O2(g)=4CO2(g)+2H2O(l) △ H=4b kJ/mol C. C2H2(g)+5/2O2(g)=2CO2(g)+H2O(g) △ H=4b kJ/mol D. 2C2H2(g)+5O2(g)=4CO2(g)+2H2O(l) △ H=+4b kJ/mol E. 2C2H2(g)+5O2(g)=4CO2(g)+2H2O(l) △ H=2b kJ/mol 已知充分燃烧 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 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 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B 点拨: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可从物质的 聚集状态、△ H符号、 △ H与计量数是否对应 等入手。 1 105Pa, 298K条件下, 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 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H2O( g)= H2( g)+ 1/2O2( g) ΔH=+ 242kJmol- 1 B. 2H2( g)+ O2( g)= 2H2O( l) ΔH=- 484kJmol- 1 C. H2( g)+ 1/2O2( g)= H2O( g) ΔH=+ 242kJmol- 1 D. 2H2( g)+ O2( g)= 2H2O( g) ΔH=+ 484kJmol- 1 A 思考 1. 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放出热量 ΔH1 、 ΔH2的大小 2H2(g)+O2(g)=2H2O(g) 2H2(g)+O2(g)=2H2O(l) 数量的分析:反应物的状态,数量和生成物的数量都相同,但由于气态水转化为液。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之三
相关推荐
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 C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若含有阳离子也一定含有阴离子 B.原子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 ,不含有共价键 D.分子晶体中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含有其他化学键 B 为什么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逐渐降低,而卤素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却升高。
② 除 H外,都是金属元素 含 Ⅰ A与 Ⅱ A共两族两列 ;价电子层为 ns1或 2(n≥1) 一、元素周期表的 重新 分区 p区: 特点: ① 价电子总数 =主族序数(零族除外) 注意: He在 p区,但它无 p电子 含 Ⅲ A至 Ⅶ A及零族 共六族六列 ;价电子层为 ns2 np16(n≥2) , ② 以非金属元素为主 一、元素周期表的 重新 分区 d区: 特点: ② 价电子总数
(g)=2H2O(l) 结论: △ S O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自发反应不一定要△ S O 熵变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因素 ,但不是惟一因素。 ②物质的混乱度趋于增加 ①物质具有的能量趋于降低 H(焓变 ) 0 S(熵变 )0 焓 (H)判据 熵 (S)判据 放热反应 焓变 熵变 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自发进行 不自发进行 不能定性判断 不能定性判断 H0 H0 H0 H0 S0
面三角形 1 0 4 正四面体 8 3 2 1 3 4 正四面体 6 2 1 2 2 4 正四面体 分子构型 5 3 1 1 3 4 正四面体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三角锥形 分子或离子 a x b 孤对电子对 σ键 VP VP模型 SO3 CH4 SO32 6 NH3 0 3 4 4 4 3 2 H2O 3 平面三角形 1 0 4 正四面体 8 3 2 1 3 4 正四面体 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