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的选种与配种内容摘要:

2、指,腹部能容 3 指。 所产种蛋的蛋形、蛋壳花纹、蛋壳坚实度、蛋黄等都要符合要求。 种。 在育种上还常常采用人工辅助交配与同雌异雄轮配。 大群配种。 根据母鹑数量按比例配备公鹑,使每只公鹑与每只母鹑都有机会自由组合交配。 一般笼养种鹑均采用这种方式,例如一笼内放入 15 只母鹑与 5 只公鹑。 这种方法受精率较高,但无法确知雏鹑的父亲。 小间配种。 将 1 只公鹑和 23 只母鹑放在一笼中。 这种方法可知雏鹑的父亲,但受精率不如大群配种的高。 人工辅助交配。 1 只公鹑单独饲养,定时将母鹑放入,待公鹑交配后,即行取出。 为了保证较高受精率,每只母鹑至少每 2 天放入交配 1 次。 要想保持公鹑有良好的种用性能,1 天最 3、多只能交配 4 次,时间安排为:早 7 点,上午 1 点,下午 15 点,晚上 20 点。 这种方式又称为个体控制配种,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优秀公鹑,使每只公鹑能配 8 只母鹑,但不足之处是容易漏配,花费人力较多。 同雌异雄轮配。 用第 1 只公鹑配 1 只母鹑,配两周后取出,空三天不放公鹑,于第三周的第四天,放入第 2 只公鹑,前两周零三天所产的种蛋为第 1 只公鹑的后代,第四周起产的种蛋是第 2 只公鹑的后代。 这样可以继续轮配下去。 此方法的优点在于:由于与配母鹑相同,通过后裔鉴定,可选出两只公鹑中较优秀的那只。 这种方法还可以用在优良母鹑少的情况。 母比例。 鹌鹑的受精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公母影响是其中重 4、要因素。 鹌鹑公母配种比例适当,可以保证较高的受精率,否则,如果母鹑过多,易造成漏配;而公鹑过多,则产生争配现象,都会降低种蛋的受精率。 鹌鹑的公母比例和品种、日龄等有关系。 目前采用的公母比例如下,朝鲜龙城鹑公母比例为1:国肉鹑公母比例为 1:21:3;白羽鹌鹑公母比例为1:31:4。 种鹌鹑的利用年限。 品种不同,种鹑的利用年限也不同。 一般来讲,肉鹑的使用年限较蛋鹑短。 蛋鹑一般不超过 1 年,肉鹑一般不超过 9 个月。 在饲养管理水平高、生产性能好时,可适当延长使用时间;反之,则要缩短使用时间。 鹌鹑的开产与适宜交配时间。 鹌鹑 35 日龄即可见蛋。 但这时性器官发育还未完全成熟,不可配种留种蛋。 据测定,肉鹑开产日龄为 45 天,蛋鹑开产日龄平均为 50 天,开产后 1015 日即可进行交配,6570 日龄时就可开始留种蛋。 影响受精率的因素。 除了选择合适的公母比例和使用时间外,影响受精率的因素还有:与配公母鹑的选择、干扰交配的外界环境(光线、噪音等)、温度的高低、近亲交配、种蛋收集的时间(交配后第 4 天才可以收集种蛋)等。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