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配方奶粉生产中的工艺控制内容摘要: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婴儿配方奶粉生产中的工艺控制一、婴幼儿奶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质量安全问题:一是保障卫生安全。 乳品中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致病菌等不准超过国标规定的卫生要求。 杜绝引起中毒对人体的危害。 二是保障营养安全。 乳品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符合国标,杜绝引起营养不良对人体的危害。 生产过程中也存在安全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该奶粉本身卫生问题引起,主要包括生物性危害(细菌、真菌及其产生的毒素、病原菌、寄生虫、昆虫等引起的污染)、化学性危害(天然毒素、农药残留、添加剂过量等有害化学物质引起污染)和物理性危害(碎玻璃、碎石块、设备零部件等进入产品中引起的危害)能满足正常 2、发育需要,而造成婴儿身体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身体畸形等。 2、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一是企业质量管理意识差,企业管理混乱;二十设备工艺落后,设备简陋不具备生产条件;三是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不按标准组织生产,营养标识不清,产品标签不合标准;四十头功见了、粗制滥造、掺杂使假、盲目追求低成本。 二、生产过程控制的具体措施:1、生产工艺:鲜奶验收净乳降温贮存配料均质冷却、暂存杀菌、浓缩喷雾干燥接粉、贮粉半成品检验包装成品检验入库出厂2、鲜奶验收:料奶的质量问题(包含营养指标和卫生指标)料奶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控制牛体及牛场卫生,保证饲料营养;清洗消毒挤奶设施;规范挤奶程序;冷却原料乳)挤 3、奶设备清洗程序步骤类别洗涤剂质量分数温度清洗时间 循环方式作用第一步预冲洗清水35清无白色为止直接冲洗除掉奶管中残留奶液第二步碱洗纯碱溶液 1%40环清洗脂肪蛋白质第三步酸洗漂白粉或氯制剂溶液1%35环杀菌、清洗矿物质第四步后冲洗清水常温 5 乳:牛奶中机械杂质采用 80的捐布过滤;净乳机可除去细小杂质,可降低乳中的细菌总数和芽胞,净乳后杂质要小于 2*料量和及时排渣(连续式每处理 排渣 1 次。 却、贮存:净乳后及时冷却降温,以免微生物繁殖,造成原奶腐败。 鲜奶时间不可过长,以免嗜冷菌大量繁殖,分解蛋白质,市牛奶产生苦味,影响最终滋气味,原料耐贮存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 料工序容易引起的质量和安 4、全问题:辅料卫生质量引起(在运输、贮藏、中因防护不当,受到受到细菌、霉菌及鼠虫污染,产生毒素、致病菌,对人体产生危害)营养素过量(一些微量元素、脂溶性维生素含量超标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辅料融化效果(如果溶解不彻底则在后续的过滤和净乳中被甩出,影响产品营养指标。 艺控制措施:每批辅料在进厂后严格验证检验(含理化和卫生指标),细菌总数块、霉变、有异味、色变的拒绝使用)微量元素(小辅料由化验室准确计量后按配比发放)保证辅料的化料效果(要有化料罐、高速搅拌等。 乳清粉、糊精粉、乳清蛋白粉,可按粉水=6:1 直接在化料罐中熔化,水温 40对于难溶的如大豆蛋白,则要延长溶解时间,使其充分水合完全溶解)保证料液 5、与原料奶混合均匀(在定位罐中) 均质:防止脂肪上浮、并可防止奶粉中脂肪分子游离到颗粒表面,影响奶粉得宠条形和保质期。 均质温度 40,均质压力 却、暂存:冷却 10以下,暂存不超过 菌、浓缩:菌、浓缩工序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杀菌不彻底或漏过剩奶造成浓奶细菌总数过高,导致最终产品微生物超标;设备清洗不彻底,污染产品;设备故障,如物料泵冷却密封水露进奶中、加热蒸汽漏进奶中等,均容易导致产品大肠菌和杂质超标;浓奶浓度低,导致奶粉颗粒小,影响冲调性。 其工艺控制措施:控制杀菌温度 82定杀菌温度操作限值,温度发生偏离是及时调整;生产前检查设备清洗效果,并对双效设备杀菌,可用 90水循环 10产结束后,对设备清洗。 定期对设备做涂抹试验。 检查清洗效果;定期对设备进行系统维修;一效蒸发温度 70,二效蒸发温度 50,浓奶质量浓度 雾干燥:粉、筛粉、备清洗程序:A、用于巴氏杀菌器热组件的 075碱液(循环 30温水冲掉碱液约 570硝酸液(循环20用冷水冲洗至破坏中性。 B、有管路、管和其他不受热机件组成的回路 水清洗 375碱液(循环 10温水冲掉碱液约 3用 90水消毒5用冷水逐渐冷却约 通过程控制。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