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科版3-1选修三26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内容摘要:
势和内电阻,你需要什么仪器 ,采用什么样的电路图,原理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得到的大致答案为 :由前面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I=E/( r+R) 可知 E=I( R+ r),或 E=U+ Ir,只需测出几组相应的数值便可得到,可以采用以下的电路图: [来源 :Zx x k .Co m ] 这几种方法均可测量,今天我们这节课选择用 测量的这一种。 [来源 :学科网 ]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U+ Ir : 学生回答: 测路端电压; 测干路电流,即过电源的电流。 需测量的是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 ,内电阻大约为零 点几欧。 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的规格要根据实验的具体需要来确定,看看我们用到的电路图里面 、 各需测 的 是什么。 提出问题:选用电路图时,还可将 接在外面,原则上也是可以的,那么我们在做实验时是否两个都可以 ,还是哪一个更好。 为什么。 学生回答:两种方式测量都会带来误差。 采用图 1 示数准确 示数偏小 采用图 2 示数准确 示数偏小 选用哪种方式,要根据实际测 量的需要 确定,现在要想测出电源的内阻,如果 采用图 2 方式,最后得到的结果相当于电源内阻与电流表内阻的总和,而两者相差又不太多,这样一来误差就会比较大,所以。新课标教科版3-1选修三26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
相关推荐
”和“ 0”。 由于有了二进位和布尔的思想,可以将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 就为计算机进入我们的时代打下了基础。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6年研制成功。 共使用了 18000个电子管, 1500个继电器。 占地 1500平方英尺,重达 30吨,耗电量 150千瓦,运算速度为每秒 5000次。 目前计算机使用的“继电器”是电子继电器。 但要提高计算速度
和导线中的电流不变,改变通电导线的长度。 结论:在通电导线的电流和磁场不变时,导线越长,导线所受的安培力就越大。 归纳: 公式: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 F=BIL B FIL 单位: 特斯拉 ( 特 T) 牛顿 /安 米 定义: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导线,所受的安培力 F跟电流 I和导线
、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实物演示、分组讨论、实验演示 六、课前准备 : 、直导线、小磁针若干、投影仪 :图片收集、生活拍摄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引入:介绍生活中的有关磁现 象及本章所要研究的内容。 在本章,我们要学习磁现象、磁场的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以及对运动电荷的作用,知识主线十分清晰。 本章共二个单元。 第一、二、三节为第一单元;第四 ~第六节为第二单元。
题: 电流表能够测量的电流不超过毫安级 , 为了测量几安培的电流 , 甚至更大的电流 , 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说明: 这样 , 在测量大电流时 , 通过电流表 G的电流也就不致超过满偏电流 Ig, 并联了分流电阻 , 则在表头刻度盘上标出相应的电流值 , 不是表示通过电流表 G的电流 , 而是表示通过电流表 A的电流 . 电表的改装 —— 把电流表改为安培表 【 例题 2】 电流表 G, 内阻
R外 =r时 ,P出 最大,且最大值为 P出 m= E2 4r (R外 +r)2 = E2 +4r (R外 r)2 R外 P出 =I2R外 = E2R外 由图可知 :同一功率对应着两个电阻值 ,两个电阻值之间有何关系呢 ? 例题: 已知如图, E =6V, r =4Ω , R1=2Ω ,R2的变化范围是 0- 10Ω。 求: ①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② R1上消耗的最大功率;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