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科版3-1选修三13电场电场强度和电场线1内容摘要:
Q/r2的区别及联系. (真空中)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 ( 1)点电荷周围的电场 ①大小: E=kQ/r2 (只适用于点电荷的电场) ②方向:如果是正电荷, E的方向就是沿着 PQ的连线并背离 Q;如果是负电荷: E 的方向就是沿着 PQ的连线并指向 Q. (参见课本图 14- 7) 说明:公式 E=kQ/r2中的 Q是场源电荷的电量, r是场中某点到场 源电荷的距离.从而使学生理解:空间某点的场强是由产生电场的场源电荷和该点距场源电荷的距离决定的,与检验电荷无关. [来源 :Zx x k .Co m] 提出问题:如果空间中有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此时各点的场强是怎样的呢。 带领学生由检验电荷所受电场力具有的叠加性,分析出电场的叠加原理 . ( 2)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某点的场强等于该点周围各个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 [来源 :学 +科 +网 ] 先分析方法 后举例:先在同一直线再不在同一直线。 例如:课本图 P点的场强,等于+ Q1在该点产生的场强 E1和 Q2在该点产生的场强 E2的矢量和.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到,任何带电体都可以看做是有许多点电荷组成的.利用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公式及叠加原理就可以计算出其周围各点场强 . 【例题】(课本 P9例题演变)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 Q1=+ 108C和 Q2=- 108C,它们相距 ,求电场中 A点 的场强. A点与两个点电荷的距离相等, r= 分析:点电荷 Q1和 Q2的电场在 A点的场强分别为 E1和 E2,它们大小相等,方向如图所示,合场强 E在 E1和 E2的夹角的平分线上,此平分线跟 Q1和 Q2的连线平行. 解: E=E1cos60176。 + E2cos60176。 =2E1cos60176。 =2kQ1cos60176。 /r2代入数值得 E= 104N/C 可以证明:一个半径为 R 的均匀球体(或球壳)在外部产生的电场,与一个位于球心的、电荷量相等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相同,球外各点和电场强度一样 即: E=kQ/r2 电场线 ( 1)电场线:电场线是画在电场中的一条条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新课标教科版3-1选修三13电场电场强度和电场线1
相关推荐
,仍然受家庭歧视,规定他不能叫父母为爸爸妈妈,而要叫叔叔婶婶。 因此在艾青的情感世界里,对大堰河的爱远远超过了对父母的爱。 因此他 “ 长大一点后,总想早点离开家庭 ” , 18岁就离开了家。 1933年 1月,他 23岁,在狱中他满怀深情写下了 《 大堰河--我的保姆 》。 后来诗人在 1953年和 1973年两次回乡,都一往情深地去祭扫大堰河的墓。 关于大堰河: 大堰河
.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 ( 沿等势面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 ,逆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增加。 ,( 等势面密的区域场强大 ) 电场线疏的区域等势面疏,( 等势面疏的区域场强小 ) 特别注意: —— 电场强度大处电势不一定高,电势差不一定大。 第五节 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 【 例题 1】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电势也相等 ,场强也相等 ,电场强度大小也一定相等 ,电势也一定为零
( ) 距离的乘积 . ,任何相同距离上的电势降 落可能相等。 ,电势差大的其场强 也大 . . N′ 60176。 例 1: 如图,在匀强电场中的 M、 N两点距离为 2 cm,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5 V,M、 N连线与场强方向成 60176。 角,则此电场的电场强度多大。 E M. .N 解: 根据 , 得:
收光谱。 各种原子的吸收光谱中的每一条暗线都跟该种原子的原子的发射光谱中的一条明线相对应。 这表明, 低温气体原子吸收的光,恰好就是这种原子在高温时发出的光。 因此吸收光谱中的暗谱线,也是原子的特征谱线。 太阳的光谱是吸收光谱。 光 谱 发射光谱 定义:由发光体直接产生的光谱 连续光谱 { 产生条件: 炽热的固体、液体 和 高压气体 发 光形成的 光谱的形式: 连续 分布,一切波长的光都有
体直接产生的光谱 连续光谱 { 产生条件: 炽热的固体、液体 和 高压气体发光形成的 光谱的形式: 连续 分布,一切波长的光都有 线状光谱 { (原子光谱) 产生条件: 稀薄气体、金属蒸气发光 形成的光谱 光谱形式:一些 不连续的明线 组成,不同元素的明线光谱不同(又叫特征光谱) 吸收光谱 定义: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 产生条件: 炽热的白光通过温度较白光低 的气体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