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3-5选修三183探测射线的方法1内容摘要:

教师: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 3) ,并进行补充评价. 学生总结回答问题( 3):实验时,先往云室里加少量的酒精,使室内充满酒精的饱和蒸气,然后使活塞迅速向下运动,室内气体由于迅速膨胀,温度降低,酒精蒸气达到过饱和状态.这时如果有射线粒子从室内气体中飞过, 使沿途的气体分子电离,过饱和酒精蒸气就会以这些离子为核心凝结成雾滴,这些雾滴沿射线经过的路线排列,于是就显示出了射线的径迹. 点评:要让学生知道,提出问题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 说明这种云室是英国物理学家威耳逊 ( 1869~ 1959) 在 1912 年发明的,故叫做威耳逊云室. 注意向学生 强调 :在云室看到的只是成串的小液滴,它描述的是射线粒子运动的径迹,而不是射线本身. 老师演示课件、 出示挂图, 引导学生观察 α、 β射线在云室中的径迹,比较两种径迹的特点,并 分析 其原因. 学生分析并回答: α粒子 的质量比较大,在气体中飞行不易改变方向,并且电离本领大,沿途产生的离子多,所以它在云室中的径迹直而粗.β粒子的质量小,跟气体碰撞时容易改变方向,并且电离本领小,沿途产生的离子少,所以它在云室中的径迹比较细,且常常发生弯曲.γ粒子的电离本领更小,一般看不到它的径迹. 老师点评: 我们根据径迹的长短和粗细,可以知道粒子的性质.把云室放在磁场中,从带电粒子运动轨迹的弯曲方向,可以知道粒子所带电荷的正负;根据径迹的曲率半径的大小,还可以知道粒子的动量的大小. 点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已知结论正确类比推理和归纳得出新的结论的思维能力 【例 1】在云室中, 为什么 α粒子显示的径迹直而粗、 β粒子显示的径迹细而曲。 提示: 因为 α 粒子带电量多,它的电离本领强,穿越云室时,在 1cm 路程上能使气体分子产生 104对离子 .过饱和 酒精 蒸汽凝结在这些离子上,形成很粗的径迹 .且由于 α 粒子质量大,穿越云室时不易改变 方向 ,所以显示的径迹很直。 β粒子带电量少, 电离 本领较小,在 1cm路程上仅产生几百对离子,且 β粒子质量小,容易改变运动状态,所以显示的径迹细而弯曲 . 一位同学分析,其余同学补充、纠正。 点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基本正确即可。 2. 气泡室 教师: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习气泡室的基本原理. 提问:比较气泡室的原理同云室的原理。 学生讨论并回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