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主要病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内容摘要:

2、如遇雨日增多,相对湿度大时,病害迅速蔓延危害。 蚕豆苗期锈病多发生在主茎上,早播蚕豆打去主茎,可推迟开花 67 天,既可减轻霜冻危害,又可减少蚕豆锈病冬前病原。 打下的带病主茎嫩尖,要带离田间集中处理,防止病菌扩散传播。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 波尔多液或波美 的石硫合剂,每亩用药液 70100 公斤,均匀喷施,连续施 23 次,每次间隔 710 天,防治效果良好。 用 80%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在发病初期喷雾,每次每亩施用药液 60 公斤左右,连续喷施 23 次,每次间隔 710 天。 排水不良的低洼田块或缺钾田块发病较重。 如遇雨日多,湿度大,发展很快。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茎、 3、花和幼荚上也有病斑发生。 被害叶片开始时出现针头大的赤色小斑点,叶的背面较多,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中间稍凹陷,色较浅,边缘紫红色,微隆起,与健部有明显的界限,在湿润条件下,病斑上面生有灰色的霉状物。 病害严重时病株各部,包括花都变为黑色,叶片落光,最后全株枯死。 云南省蚕豆赤斑病的初发期,以滇中为例,一般在 12 月,下部叶片出现病斑,但由于温度低,又是旱季,病害不易发展蔓延。 2 月以后气温升高,如遇雨日增多,湿度大,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蔓延迅速。 防治方法:主要是注意合理密植,开好田间排灌沟,增施钾肥。 药剂防治,可用 1%的波尔多液连续喷洒 3 次,每次间隔 7 天,或用杀毒矾、速克灵、甲霜灵锰 4、锌等 3 种药中任选一种,用 1800 倍液均匀喷雾,每隔 15 天重喷一次,连续喷施 35 次,可大幅度减轻病害。 称枯萎病、萎蔫病,俗称霉根病、蚕豆瘟病等,是蚕豆主要病害之一。 由镰刀菌引起的病害。 病菌生长适温为 2426,土壤含水量低于 65%发病重,70%以上发病减轻。 在蚕豆一生中均可发病,但以嫩荚期发病较重。 幼苗被害后,初期叶片出现黄色病斑,以后逐渐变黑枯焦,茎基部变黑,随着病情加重,根部须根尖端开始变黑,并逐渐向主根蔓延,引起根皮腐烂,极易拔起。 开花结荚期感病,叶片变为淡绿色,逐渐变为淡黄色,叶缘尤其是叶尖部分往往变黑枯焦,叶片不脱落,一般感病后 2030 天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主要选 6、方法:应严格对种子进行消毒,注意清除田间带病残株,集中沤肥或烧毁;实行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开沟排水,增施磷钾肥,促使蚕豆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用波尔多液喷雾,每隔 67 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3 次。 一种高温多湿病害。 云南发病较普遍,一般在蚕豆花期发病严重。 幸要危害根和茎基部,引起全株枯萎。 受害植株主根和茎基部初生水渍状病斑,后发黑腐烂,侧根枯朽,皮层易脱离,烂根表面有致密的白色霉层,是病菌的菌丝体,以后变成黑色颗粒,这是病菌的菌核。 病茎水分蒸发干后,变灰白色,表皮破裂如麻丝,内部有时也有鼠粪状黑色颗粒。 防治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干旱时及时灌水,多雨时疏沟排水;合理轮作,不偏施氮肥;合理密植,确保通风透光良好,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减轻病害。 在播种时,每亩用 50%多菌灵 150 克拌细干土盖种。 苗期用 50%多菌灵 1000 倍液灌根,或用 70%托布津 8001500 倍液,或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