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3-5选修三173粒子的波动性3内容摘要:
波假 设是正确的 D.宏观物体尽管可以看做物质波,但它们不具有干涉、衍 射等现象 [解析 ] 据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知,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 相对应,这种波就叫物质波,可见, A 选项是正确的;由于 X 射线本身就是一种波,而不是实物粒子,故 X 射线的衍射现象,并不能证实物质波理论的正确性,即 B 选项错误;电子是一种实物粒子,电子的衍射现象表明运动着的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故 C 选项是正确的;由电子穿过铝箔的衍射实验知,少量电子穿过铝箔后所落位置是散乱的,无规律的,但大量电子穿过铝箔后落的位置则呈现 出衍射图样,即大量电子的行为表现出电子的波动性 ,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只要是波,都会发生干涉、衍射现象,故选项 D 错误。 综合以上分析知,本题应选 B、 D。 [答案 ] BD [点评 ] (1)物质波理论上是说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 (如实物粒子等 )都具有 波动性,即其行为服从波动规律。 (2)物质波理论告诉我们,任何微观粒子都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即与光一样,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是光子、电子、质子等微观粒子都具有的基本属性。 [来源 :学 |科 |网 Z| X| X| K] 问题二 物质波的理解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光的频率越 大,波长越长 C.光的波长越大,光予的能量越大 D。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 00x108m/ s [解析 ]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A正确。 由 v=λ f知 B 错。 由爱因斯坦光子理论 ε =hv, v=λ f 知波长越长,光频率越小,光子能。新课标人教版3-5选修三173粒子的波动性3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新课标人教版3-5选修三173粒子的波动性1
/hp 让学生找到更多的关系公式: /hp = cvhv // 提问: 受此启发,人们想到:同样作为物质的实物粒子 (如电子、原子、分子等 )是否也具有波动性呢。 学生阅读课本“粒子的波动性”。 点评: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培养学生从 课文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的能力。 粒子的波动性 提问:谁大胆地将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 只是因为他大胆吗。 学生回答
新课标人教版3-5选修三174概率波2
通过狭缝 B在屏幕 C上有一定的分布 —— 类似于单缝衍射的中央主极大 P2 —— 子弹落在中央主极大范围的概率分布 12P P P3) A和 B狭缝同时打开 —— 子弹是经典粒子 原来通过 A狭缝的子弹 —— 还是通过 A 原来通过 B狭缝的子弹 —— 还是通过 B 屏幕 C上子弹的概率分布 不因两个狭缝同时打开 每颗子弹会有新的选择。 —— 电子双缝衍射 —— 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 ,
沪教版化学高二上102结晶水合物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7
加热后在空气中冷却称量 两次称量差超过 加热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大 偏小 偏大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X= 160 (m1m2) 18 (m2m0) 偏大 偏大 偏大 偏大 偏大 〔 练习与评价一 〕 (21) 下列关于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的操作中正确的 是。 A、加热后在空气中冷却再称量 B、第一次加热、称量,还要再做一次加热、称量即可 C、坩埚未经干燥即进行称量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