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高二上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11)内容摘要:
测定 1mol气体的体积 • 【 实验部分 】 调正装置压强 — 第 2次用注射器 —— 用注射器从 A瓶加料口处吸出空气,当 B瓶中导管内页面和外液面持平时,可以确认装置内外压强基本一致,反应位于起始状态。 测定 1mol气体的体积 • 【 实验部分 】 加 aml硫酸 — 第 3次用注射器 —— 用注射器(去针头)在小烧杯中吸入 a( 10) ml 3mol/LH2SO4,注射器口向下装上针头,排出多余硫酸,移到 A瓶加料口上方,左手握 A瓶颈右手将注射器针头迅速拔出注射器。 测定 1mol气体的体积 • 【 实验部分 】 读数 —— 第 4次用注射器 ( 1) 反应开始排出液体速度较快,后逐渐变慢,当目测 A瓶中镁带几乎都反应完时,可用左手握住 A瓶胶塞轻轻上下振荡,使少量气体尽可能逸出。 当 C瓶内插头口不再滴液时确认反应完成。 测定 1mol气体的体积 • 【 实验部分 】 读数 —— 第。沪教版化学高二上101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11)
相关推荐
所具有的体积。 问题 1摩尔气体在什么条件下体积是。 0℃ 、 101KPa(标准状况) 思考 1:那么在实验室条件下 1mol气体的体积理论上的体积是多少。 问题 是否一定要测定 1mol气体的体积。 V= nVm Vm= 问题 要测得气体摩尔体积需要测定哪几个物理量。 例 以 1mol氢气的体积测定为例 问题 实验室里用什么试剂制取氢气。 讨论 本实验用什么试剂合适。 问题
1 . 3P C 3I P : 1 9 2 . 1 6 8 . 1 . 4P C 4I P : 1 9 2 . 1 6 8 . 1 . 5P C 6I P : 1 9 2 . 1 6 8 . 1 . 7P C 5I P : 1 9 2 . 1 6 8 . 1 . 6V l a n 1 0 0V l a n 2 0 0 V l a n 3 0 0 V l a n 1 0 0V l a n 2 0
无水 CuSO4(m2)的总质量。 称量操作要快。 防止硫酸铜粉末吸收水气。 坩埚 质量: m0 m(H2O)=m1m2 坩埚 和 无水 CuSO4的总质量: m2 坩埚 和 CuSO4•xH2O的总质量: m1 m(CuSO4)=m2m0 x= M(CuSO4)m(H2O) M(H2O)m(CuSO4) CuSO4xH2OCuSO4+xH2O 坩埚 质量: m0
3:物质溶解过程是否伴随能量变化。 ● 录像: NaOH固体溶于水的能量变化 ■ 提问 4:为什么不同溶质在溶解时所表现出的热现象不同。 ● 动画: 溶解的过程 : 溶解过程 扩散 物理过程 吸热( Q吸) 水合 化学过程 放热 ( Q放)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表现出来的放热或吸热现象,则是溶质微粒在扩散过程和水合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总效应。 : ◆ 提问 5
液 态 气 态吸 收 能 量 吸 收 能 量放 出 能 量放 出 能 量阅读: P75/拓展视野 思考:⒈能源的四种分类。 ⒉什么是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⒊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能源是指能产生机械能、光能、热能、电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 二、溶解的过程和溶解热现象 课堂实验: P76/高锰酸钾溶于水的现象 现象:高锰酸钾晶体扩散到水中
针筒,小烧杯; 镁带, 3mol/L稀硫酸 四 .实验步骤 1. 记录温度和压强 2. 连接装置 BAC,最后用胶管连接 3. 检查气密性 P48 (1)用砂皮除去表面氧化物 (2)称取 — (精确至 ) 气体发生器 储液瓶 液体量瓶 为什么镁条的质量必须为 —。 因为液体量瓶上有 110— 130mL的刻度线 ,所以产生气体排开水的体积应在 110— 130mL,也即 气体的体积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