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书之专业(机电技术_汽车电子_电子技术应用_服装内容摘要:

、学生之间的互动于一体的专业技能多媒体教学系统。 验收要点: 、实训课件库、试题库。 ,购置发票等。 7 重点专业名称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建设负责人: 建设内容 2020 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20 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师资 队伍 建设 1. 名师骨干教师的培养 预期目标: 着重加强电子专业理论 知识的培训学习和管理、技能素质的提升,并进一步加强其科研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有较强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双师型骨干教师。 2020 年重点 培养校级名师骨干教师 1 名,能承担 2 门专业课程理论教学,胜任数控编程及加工等课程的实践教学。 验收要点: 1. 基本适应专业建设要求,具有课程教学引领能力;能够圆满的完成学生毕业鉴定等教学任务 2.3人国内培训或到企业顶岗实践 2 个月以上 3.1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预期目标: 培养校级名师骨干教师 3 名,能够在本专业中起到引领作用,能够适应项目教学的要求,独立完成 理论实践教学任务。 验收要点: 2 人到企业顶岗实践半年,工种不少于 2 个,进一步提高电子实践技能,能够适应学校的教学要求,有 2 人次名师骨干教师参加各类大赛;发表论文 3 篇。 2. 年轻骨干教师培训 预期目标: 支持 35 名年轻教师到高等院校研修 1 个月、到企业顶岗实践 1年,工种不少于 2 个,进一步提高电拖、制冷、家电制造等实践技能。 验收要点: 至少 1 人能够独立完成学校电子设备的维修维护, 1 人次能够胜任数控加工的理论与实践的教学。 预期目标: 积极通过进修、到企业实习以及名师骨干教师带徒等途径,培养 35 名年轻教 师,提高电子专业的各项专项技能胜任教学岗位要求。 验收要点: 3 人次到高等院校进修 1 个月以上, 4 人次到企业,或国内培训机构参加家电维修专业培训, 5 人次到企业顶岗实习。 3. 双师型素质教师培养 预期目标: 着重加强实践操作的锻炼和双师素质培训,使 3 人成为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 验收要点: 1. 3 人次到校外企业顶岗实践 2 个月; 2. 2 人次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预期目标: 在继续提高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的同时,着重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增加实践锻炼经历,使其成为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较强的双 师型教师。 验收要点: 1. 2 人次到校外企业顶岗实践 2 个月; 2. 2 人次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3. 2 人次参加市级以上(含市级)技能大赛获奖。 4.电子实践性教师培养 预期目标: 培养具备掌握电子产品制造流程,了解电子行业各岗位角色工作内容,能够具备任务引领式教学中的咨询能力。 计划培养 10 名教师。 验收要点: 教师获得相应证书、结业证书。 预期目标: 培养具备掌握电子产品制造流程,了解电子行业各岗位角色工作内容,能够具备任务引领式教学中的咨询能力。 计划培养 1015名教师。 验收要点: 教师获得 相应证书、结业证书。 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式教学课程记录及课程实践文档。 预期目标: 为完善学校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更直观的学习,为老师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 验收要点:实物。 预期目标: 为完善学校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更直观的学习,为老师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 验收要点:实物。 8 重点专业名称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建设负责人: 建设内容 2020 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20 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 课题研究:《电子专业“案例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之研究》 预期目标: 根据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改变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案例教学”的人才培养模 式。 验收要点: 进行课题论证,完成课题研究的计划方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课题研究,逐步形成有电子专业特色的“案例教学”的新模式。 2. 建立校企合作基地 预期目标: 为提高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教学的比例,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强与电子企业教学能力建设,增加生产实践活动。 通过真实生产环境和职场氛围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生产性教学条件达到国内同类学校领先水平。 验收要点: 1.企业完成 10 万元设备投入并安装调试完成。 2.满足电子技术应专业群的生产性教学需要 3.可同时容纳 30 名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预期目标: 生产性教学工厂的建设为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提供广阔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继续加强与电子企业的教学能力建设,使生产、教学、技术开发为一体的生产性教学工厂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群的生产性教学条件达到国内同类学校校领先水平 验收要点: 1.可同时容纳 40 名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2.利用新增设备对电子元器件加工、整机装配与调试等生产活动,组织学生利用设备进行生产实习,满足电子技术专业群的生产性教 学需要 3. 企业完成 15 万元设备投入并安装调试完成; 3. 校外实训基地实训项目开发 预期目标: 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提高校外实训基础的使用水平,通过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研讨,开发校外实训基地实训项目,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使用功能,加强企业培训在学生学业期间的培训比例,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 验收要点: 1 .开发“工学结合”校外实训项目 1 项。 2 .每年有 4 个班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到企业实习 3 个月。 预期目标: 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兼职教师进行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兼职教师 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完成外聘及兼职实训教师培训 10 人次。 验收要点: 1.聘请企业技术及专家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及生产技能培训。 2.开发“工学结合”校外实训项目 2 个,进一步加大企业的培训力度。 4. 引进 Multisim 电路仿真软件 ( Multisim 电路仿真软件实训教学) 预期目标: 为配合支持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满足工程技术职业教育市场的迫切要求, 分两年引进 Multisim 电路仿真软件和EDA 软件 验收要点: 逐步完善 Multisim 电路仿真软件教学部分 ,分两年建立Multisim/EDA 软件实验室, 预期目标: 从两个方面将数字化工厂软件系统引入学校电子技术教学,一是数字化软件之间的数据兼容及操作一体化,二是要将不同的制造企业模式抽象出来,按照该模式布置工位并涵盖数字化企业的设计生产特点。 让学生通过模拟不同企业的生产环境,熟悉企业生产流程 验收要点: 开发数字化“工学结合”实训项目 3 项,利用 Multisim 电路仿真软件教学 软件系统的一整套技术,设计出包含设计、工艺、编程、加工与管理等各个环节实训教学项目。 解决 160 人次的学生利用本套软件系统进行学习。 9 与工艺 专业建设进度表: 重点专业名称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建设负责人: 建设内容 2020 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20 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人才 培养 模式 与课程 体系 改革 1.工学结合办学模式运行 预期目标: 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采取实境教学方式,变校内模拟型生产实习为实战型生产实训,同时加大生产性实训和校内外顶岗实习的学时比例,实现基础能力训练与职业能力训练并驾齐驱的人才培养模式。 验收要点: 1. 企业完成设备投入并安装调试完成 , 主要设备在原有各种 机器 设备基 础上 ,争取更加完善和齐全。 2. 满足 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制作工艺 的生产性教学需要。 预期目标: 生产性教学工厂的建设为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提供广阔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继续加强与 各个服装 公司的教学能力建设,使生产、教学、技术为一体的生产性教学工厂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服装 专业群的生产性教学条件达到国内同类 学 校领先水平。 验收要点: 1. 可同时容纳 40 名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2. 利用 新增 设备 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利用设备进行生产实习,满足 服装生产 专业群的生产性 教学需要。 2.教材课件开发 预期目标: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改革教学内容,突出以项目教学工学结合特色,建设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职教材 1 部,并制作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验收要点: 完成 1 部 教材初稿,并制作完成其配套的教学课件。 预期目标: 立足 威海服装 行业,参照企业人才需求,构建 “ 项目式 ” 、工学结合、产教结合、 实践 教学等人才培养模式,对教材进行更新完善,增加企业特色。 验收要点: 编写专业 教材 1 部,并制作完成其配套的教学课件。 3.优质核心课程 改革 预期目标 : 初步架设相关课程任务资料库、制作相关课程任务资料,改革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加大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力度,引进企业生产标准、技术标准,使课程的单元模块教学实现工与学的“双驱动”教学。 验收要点: 1.制作课程任务的步骤指引图片。 2.购买主干课程课程参考资料库。 3.采购相关作业指导资料。 预期目标: 完善相关课程任务资料库、制作相关课程任务资料,并能推广至其他班级教学。 修订课程标准,建设出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建立服装专业教学资源库。 验收要点: 1.完善主干课程课程参考资料库。 2.完善 课程任务的配套题库。 3.完善相关作业指导资料。 4.教改项目 预期目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渐加大生产性实习比例,充分利用校内企企业的合作生产基地和研发创新平台等优越条件,组织学生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生产性实训占实践课时 80%以上。 使学生能够在校内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产品工艺要求。 验收要点: 按照企业生产培训在学校教学的生产实习中的比重进行验收。 预期目标: 利用校企合作平台积极组织学校的优势资源,与企业进行交流合作,部分教师逐步参与企业的研发,企业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定期到学校进行交流任教。 验收 要点: 1. 参与企业 服装设计、生产实践。 2. 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定期交流 5. 专业图书资料库建设 预期目标: 为加大教师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知识面的宽度,增强升学就业质量,购置部分专业图书,进行 专业图书资料库建设。 验收要点: 专业图书资料库建设的 目录和图书。 预期目标: 为加大教师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知识面的宽度,增强升学就业质量,购置部分专业图书,进行 专业图书资料库建设。 验收要点: 专业图书资料库建设的 目录和图书。 6. 专业技能教学数字化平台建设 预期目标: 根据服装行业生产岗位的技能要 求和人才培养模式标准,依托校园局域网平台,在所有教室安装多媒体,利用网络技术,建设成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于一体的专业技能多媒体教学系统。 验收要点: 、实训课件库、试题库; ,购置发票等。 预期目标: 进一步完善校园局域网平台,在所有教室安装多媒体,利用网络技术,建设成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于一体的专业技能多媒体教学系统。 验收要点: 、实训课件库、试题库; ,购置发票等。 10 重点专业名称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建设负责人: 建设内容 2020 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20 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师资 队伍 建设 1. 专业带头人建设 预期目标: 加大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尤其要重视中青年专业带头人的选拔、扶持、培养工作, 在本专业中起到引领 带头作用。 验收要点: 1. 基本适应专业建设要求,具有课程教学引领能力;能够圆满的完成学生毕业鉴定等教学任务。 2. 5 人国内培训或到企业顶岗实践 3 个月以上。 3. 2 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4. 配置必要的教科研设备资料。 预期目标: 加强老教师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定期对中青年教师进行 实习、实训指导方法培训。 培养校级名师骨干教师 5 名,能够适应项目教学的要求,独立完成理论实践教学任务。 验收要点: 1. 5 人到企业顶岗实践半年,工种不少于 2 个。 2. 进一步提高 服装设计、生产实践技能 ,能够适应学校的一体化教学要求。 2. 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预期目标: 着重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学习和管理、技能素质的提升,并进一步加强其科研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有较强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双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