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青塘镇南堡小学。 青塘镇南堡小学位于青塘镇南堡 村, 南堡小学建于 1960 年 , 现有在校学生 556 人,教职工 16 人。 南堡小学现有教学楼共三栋 , 其 14 中砖混结构共 485 平方米 , 砖木结构 485 平方。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仅为 ,与《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 20xx〕 159 号)规定的生均 相差。 学校校舍 严重 不足,无法设置各功能教室,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完善各功能用房,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急需新建 教学楼。 田头 镇村头 小学。 田头 镇村 头小学位于田头镇村头 村, 校建于 1976 年。 学区服务半径 公里,服务人口 2870 人,现有学生 75 人,教学班 3 个,教师 4 人。 校园占地面积 2200 多平方米。 现有三层砖混教学楼一栋共 280 平方米,建于 1989 年 ,属于 D 级危房。 原教学楼属于 D 级危房,为学生安全出发及应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已将原 D 级危房 教学楼属于拆除,目前学生无教室上课。 为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学生、教师的生命安全,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急需新建教学楼。 黄石镇 石子头小 学 黄石镇 石子头小学位于黄石镇 石子头 村 , 建 校 于 1987 年, 校园占地 1082 平方米, 校舍建筑面积 290 平方米, 建筑为 砖木结构。 学校 现有学生 108人,教学班 3 个,教师 4 人。 经鉴定学校校舍全部为D 级危房,且教学条件级差,食堂、办公用房及其简陋。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仅为 ,与《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 20xx〕159 号)规定的生均 相差。 学校校舍严重不足,无法设置各功能教室,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完善各功能用房,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急需新建教学楼。 15 固厚乡桥背 小学 固厚乡桥背 小学位于 固厚乡桥背 村。 建校于 1984年,校园占地 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 199 平方米,其 中砖木结构 341 平方米,建于 1992年,墙体受损严重、屋面渗漏严重 ,属 D 级危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学校 现有教师 5 人,学生 53 人,教学班 3 个。 现有校园占地面积 2300平方米,学校校舍 条件极差 ,无法设置教室、各功能教室,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急需新建校舍,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固厚乡古溪 小学 固厚乡古溪 小学 位于 固厚乡东北部 , 是一所覆盖古溪、铁树、青山、上坎、中心坑等五个行政村的片区小学,服务人口 4200 余人。 校园占地面积 1306 平方米,建筑面积 1306 平方米,均为砖木结构。 历经几十年的风雨洗刷,墙体多处出现裂缝, 屋面渗漏,经鉴定属于D 级危房。 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急需拆除危房重建校舍。 会同乡兰迳 小学 会同乡兰迳小学 位于 会同乡兰迳 村,学区服务半径 公里,服务人口 3530 人,学校现有学生 223 人,教学班 5 个,教师 7 人。 学校占地 9500 平方米。 现有教学楼一栋八间教室共 500 平方米,建于 1990年,系砖木结构,瓦屋面经常漏水。 3 间土木结构房因破败不堪已封闭停止使用。 为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学生、教师的生命安全,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急需新建教学楼。 石上镇小布脑小学 16 石 上镇小布脑小学位于小布脑镇,建校于 1952 年,服务人口 1800人,现有学生 98 人,专任教师 4 人,教学班 4 个。 校园现占地面积2611 平方米,建筑面积 870 平方米,建于 1981 年,全部为砖木结构,瓦屋面, 20xx 年经上级联合排查组鉴定为 D 级危房,需拆除重建。 为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学生、教师的生命安全,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急需新建教学楼。 石上镇温坊 小学 石上镇温坊 小学 位于 石上镇温坊 村, 建校于 1952 年,服务人口1500 人,学校现有学生 45 人,专任教师 2 人, 2 个教学班。 校园占地 1060 平方米,建筑面积 519 平方米,均为砖木结构,屋瓦面。 20xx年经上级联合排查组鉴定为 D 级危房,需拆除重建。 为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学生、教师的生命安全,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急需新建教学楼。 安福乡庙前 小学 安福乡庙前 小学位于 安福乡庙前 村, 建校于 1968 年,现有学生78人,教师 3 人。 现有校园占地面积 5776 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275平方米 ,校舍经相关部门鉴定为 D 级危房,需拆除重建。 为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学生、教师的生命安全,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急需新建教学楼。 安福乡力源 小学 安福乡力源 小学 位于 安福乡 力源 村, 建校于 1973 年,现有学生30人,教师 2 人。 现有校园占地面积 2324 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378 17 平方米 ,校舍经相关部门鉴定为 D 级危房,需拆除重建。 为确保 力源小学 师生生命安全, 学校现在租用村委会房屋进行 办公楼教学。 为 了给 力源 小学师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解决无校舍问题,急需新建校舍。 1 东韶乡永乐小学 东韶乡永乐小学 位于 东韶乡永乐 村, 建校于 1970 年,现有学生17 人,在编教师 1 人。 现有校舍建筑面积 682 平方米, 其中教学楼662 平方米,建于 1990 年,为砖木结构 , 厨房 20 平方米,建于 1970年 ,为土木结构,经相关部门鉴定为 D 级危房,需拆除重建。 为 了 给永乐 小学师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解决无校舍问题,急需新建校舍。 1黄陂 镇大桥 小学 黄陂镇 大桥 小学位于黄陂镇 西北边陲 , 建校于 1953 年,服务人口 1300 余人,学校现有学生 110 多人,在编教师 6 人,开设有 4 个教学班。 校园占地面积 12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560 平方米,建于 1989年,全部为砖木结构,因建筑古旧老化、垂危破败、墙体斑驳脱落、屋顶横梁腐朽霉烂,经相关部门鉴定为 D 级危房,现部分屋顶已塌陷拆除,现租用一闲置民房作为教学用房。 为构建和谐 平安校园,为 大桥 小学 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急需拆除危房 重建校舍。 1黄陂 镇乌迳 小学 黄陂镇 乌迳 小学位于黄陂镇 西部 , 建校于 1953 年 ,学校现有学生 68 余 人,在编教师 3 人,开设有 3 个教学班。 校园占地面积 1400 18 平方米,建筑面积 460平方米 ,全部为砖木结构 ,经相关部门鉴定为D 级危房, 考虑师生的安全,于 20xx 年 8 月份将该危房拆除 ,现租用村委会办公楼 作为教学用房。 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为 乌迳 小学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急需拆除危房 重建校舍。 1 蔡江乡池源小学 蔡江乡池源小学 位于 蔡江乡 池源村 , 建校于 1983 年,学校现有学生 23 余人,在编教师 1 人,开设有 2 个教学班。 现 校园建筑面积210 平方米, 建筑为 一层砖木结构,因建筑年代久,屋面严重漏水,有一墙体已开裂, 经相关部门鉴定为 D 级危房。 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为 池源 小学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急需拆除危房 重建校舍。 1 钓峰乡钓峰 小学 钓峰乡钓峰小学 位于 钓峰乡钓峰村 , 建校于 1969 年,学校现有学生 47 余人,在编教师 3 人。 校园建筑面积 305 平方米,建筑为 一层砖 混 结构,因建筑年代久,屋面严重漏水 , 现已无法进行正常教学,经相关部门鉴定为 D 级危 房。 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为 钓峰 小学师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急需拆除危房 重建校舍。 1 钓峰乡 曾村 小学 钓峰乡 曾村 小学 位于 钓峰乡 曾村 村 , 建校于 1968 年,学校现有学生 80 余人,在编教师 4 人。 校园建筑面积 315 平方米,建筑为一层砖混结构,因建筑年代久,屋面严重漏水,现已无法进行正常教学, 经鉴定学校校舍全部为 D 级危房。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仅为 19 ,与《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 20xx〕 159 号)规定的生均 相差。 学校校舍严重不足,无法设置各功能教室,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为 完善各功 能用房, 为 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急需新建教学楼。 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已经越来越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人才的培养则要依靠教育。 进入 21 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大力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搞好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是整个国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 中等教育。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指导性作用。 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 近年来,我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普遍改善了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 全省土地总面积 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 丘陵占总面积的 78%。 全省辖 11 个设区市, 99 个县(市、区), 20 人口 万,其中农业人口比例为 %。 有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 21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 281 个。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项事业呈现崭新的面貌,实现了江西崛起新跨越的良好局面。 20xx 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财政总收入 亿元,比上年增长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 4098 元。 在此基础上入学人口相应增多,随之 对基础教育在规模上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扩大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经济环境,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迫切需求所必须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在努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千方百计保证教育的必要投入,努力实现教育经费的法定增长,促使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长期以来,江西省对“两基”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教育在经济发展中“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多方筹措资金,使许多中小学在校舍建设等 方面取得了显著变化。 政府的做法得到了群众和媒体的普遍赞誉。 基础教育的发展,中小学校舍和配套设施的建设首当其冲,而校舍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的校舍安全政策经历了一个从空白到起步,再到逐步发展的过程。 1986 年国家计委发布《关于发布(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首次确立中小学校校舍建筑设计的规范。 1989 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中小学危房修缮、改建工作的通知》,对校舍安全的投资、监管、危房鉴定标准进行规范。 21 1999 年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舍危房修缮和改造的紧急通知》,关注校舍 安全的资金问题。 20xx 年发布《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意见》,“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由此出台。 20xx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校舍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 20xx 年教育部办公厅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意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在这 30 年中,就校舍安全政策指定的水平和实施的效果来看,校舍安全政策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我国校舍安全政策质量不断提高,中小学校校舍条件得到逐步改善,校舍经费投入不断加大 ,农村中小学校校舍问题也开始被重视。 20xx 年震惊世界的“ ”汶川大地震,大量校舍倒塌,数以千计的师生被埋葬在废墟中,成为我们的锥心之痛。 校舍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国家相关部门又一次重申:重构我们的校舍安全政策。 5 月 30 日,教育部办公厅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 6 月 8 日,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共同发布了《关于做好学校校舍抗震安全排查及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对各级各类学校校舍进行一次全面排查。 ” 为保证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顺利实施,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借鉴唐山地震后建筑设施抗震加固及近年来一些地区实施抗震安居工程、提高综合防灾能力的经验, 20xx 年 4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全国中 22 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 [20xx]34 号)。 XX 县由于经济比较落后,学校安全工作面临较大压力。 学校安全设施薄弱,多数农村学校教学楼、综合教学楼、食堂安全达不到当地抗震抗雷设防要求,不少农村学校宿舍拥挤不堪甚至没有学生宿舍,隐患严重;校园周边环境不容乐观;学校安全隐患建设工作发展较慢,安全管理的体制和 工作机制没有完全理顺。 本项目的建设是我国发展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