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头中学酬赠诗四首3内容摘要:
,具有鲜明的时代进步意义。 暗示(或比兴)手法的运用,委婉含蓄,与汉乐府 《 陌上桑 》 有异曲同工之妙。 之二: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 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 惟梦闲人不梦君。 一、作家作品 元稹 (779~ 831),唐代文学家。 字微之,别字威明。 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 曾任左拾遗、监察御史、宰相等职,后因得罪权贵而遭贬谪, 53岁暴卒于武昌节度使任上。 元稹与白居易友善,二人共同发起 “ 新乐府运动 ” ,世称 “ 元白 ”。 他主张继承杜甫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有 《 新题乐府 》 和 《 乐府古题 》 等诗,藉以 “ 讽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 ”。 但讽刺力度远不及白居易诗。 有 《 元氏长庆集 》 六十卷。 此外,元稹还有 传奇(小说) 《 莺莺传 》问世,它成为后人写作 《 西厢记 》 的蓝本。 据传,这是他根据个人经历写作的自传性小说。 二、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唱和诗,写于元和十二年(817)。 当时,二人被贬官的通州、江州相隔千里,通信不易,每接一次诗书,总经几许周折。 元稹在通州大病之后,身体虚弱,对得到友人信息企盼之情尤甚。 白居易有诗 《 梦微之 》 诗相送,此诗便是诗人收到白诗后非常感动而写下的答诗。 白居易 《 梦微之 》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梦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 三、解读 首句写两地相隔千山万水,得信很难,现在好不容易得到友人的一首诗,当看到友人也在经常思念他,并且又梦见他的时候,感慨之极,因说: “ 念君怜我梦相闻。 ” 这里,一个 “ 念 ” 字把病中思念之苦写尽。 这时的元稹何止病后虚弱之苦,最苦莫过于与知己难得见面,难得及时互通思念之情。 三四两句承上,具体写出了因大病,严重的神经衰弱,身心交瘁,导致思维记忆错位,虽然也做梦,但梦到的不是白居易,却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人。 一般人往往以梦来抒发思念之情,元诗却 以梦不到写怀旧之苦 ,手法 新颖而别致。 四、课后练习 ( P、 43第二题)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却一反其意,以。樟木头中学酬赠诗四首3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以信息化推动东风汽车股份管理改造暨erp系统实施项目建议
“科层制”管理层次重叠,冗员过多,不仅管理费用过大,而且组织以上一级“老板”为导向,难以实现以“客户”为导向; “科层制”组织层次过多引起沟通成本剧增。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而延长信息沟通渠道、增加信息传递时间,不仅可能导致延误时机和决策失误,更不利 于对市场变化快速反应; “科层制”组织中工作环节和无效劳动增多,组织运转效率低下,不利于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 “科层制”组织横向流程没有统一控制
楚水实验学校等差数列ppt复习课件
a6+a9+a12+a15=20,求 a1+a20 例题分析 (2)已知 a3+a11=10,求 a6+a7+a8 分析:由 a1+a20 =a6+ a15 = a9 +a12 及 a6+a9+a12+a15=20,可得 a1+a20=10 分析: a3+a11 =a6+a8 =2a7 , 又已知 a3+a11=10, ∴ a6+a7+a8= ( a3+a11) =15 23三数成等差数列
樟木头中学议论散文两篇窗门2
“一半 ” 指窗和眼睛一样都可以看到外面,另 “ 一半 ” 指窗也和眼睛一样,从外面也可以看到里面的东西。 如何理解‚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 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 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 探胜 ,安静地默想‛。 思考探究 主旨探讨 应以审美的眼光享受生活,注重个人主体性的存在,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 《 窗 》 充满着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