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鸽的饲养管理内容摘要:
2、易于消化,从而保证仔鸽的营养需要。 另外,还要根据季节变化来调节饲料的组成,满足换季阶段鸽的营养需要。 冬季,饲料中能量的含量应高些。 夏季,饲料中蛋白类的含量应高些,增加黄豆、绿豆等的饲喂量,在换毛阶段也应增加蛋白质及有利于换羽的添加剂。 二、调节使用保健砂保健砂的成份一般为红土 34%、河砂 23%、贝壳粉 20%、磷酸氢钙 10%、木炭粉4%、盐 4%、石膏 1%、明矾 1%、含硒微量元素 甘草 龙胆 大黄 还应根据气候变化添加适量的预防用药。 在换羽阶段增加钙粉、贝壳粉及石膏用量,每种增加 3%。 保健砂的用量也随生产周期来调节使用,哺喂仔鸽的母鸽每日加保健砂 1 次,不哺喂仔鸽的母鸽隔 2 天添 3、加保健砂 1 次,加量以吃完不浪费为准,最好在喂料前后添加。 三、提高受精率仔鸽出壳一段时间后,母鸽开始调情交配,一般出壳 718 日龄就开始产下窝蛋,在种鸽调情交配阶段,尽量减少干扰,以提高配种的质量,提高受精率。 四、加强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检查产蛋、孵蛋及健康状态,并作好记录及统计。 五、更换补充种鸽产蛋鸽第 2、3 年产蛋最高,第 1 年、第 4 年以后产蛋量较低,除了淘汰生产性能差的鸽外,在第 5 年起对停产或产量低的应淘汰,选育优良的青年鸽加以培育,及时补充更换种鸽以确保产量。 六、制定免疫计划除预防念珠菌及毛滴虫外,还应重点预防新城疫及禽流感,每年至少注射 2 次油乳苗,以确保产蛋鸽的安全生产。 定时开展灭鼠、灭蚊工作,减少鼠害和蚊害,防止飞鸟及其它家禽进入鸽舍。 搞好消毒及清洁卫生工作,确保干净整洁的环境。 专利查询。产蛋鸽的饲养管理
相关推荐
2、 ,每日两次,连用 5 天。 链霉素肌注每千克体重 单位,每日两次,连用五天。 波氏杆菌可肌注卡那霉素,每只兔每次 ,每日 2 次。 兔群用巴氏杆菌和波氏杆菌油佐剂二联灭活苗预防接种,能有效地防止这种两种病的流行。 三、加强饲养管理,防好消化道疾病。 春季开始饲喂青绿饲料,一定保证饲料的品质,不喂霉烂变质、夹泥带水的饲料,宜先少后多逐步增加,切忌喂食过量引起消化道疾病,导致感染并发大肠杆菌病
身体缺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激素: 胰岛素: 生长激素: (二)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症状 (三)垂体受下丘脑的调控 下丘脑细胞的双重特征: 神经细胞 对垂体的调节:为神经和内分泌两大信息架起了联系的桥梁,起枢纽作用。 内分泌细胞 促 XX激素释放激素 动物的激素是由( )产生的一类具有( )的物质,这类物质随着( )达到相应的器官组织,对各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人体血糖浓度是相对稳定的
mmol/L 吸收 食物中糖类 肝糖原 甘油、氨基酸 消化 分解 转变 CO2+H2O+能量 肝糖原、肌糖原 脂肪、氨基酸 氧化分解 合成 转变 尿 糖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提高血糖浓度 降低血糖浓度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割除和移植生殖腺实验 阉割 丧失雄性第二性征 具有雌性第二性征 阉割 丧失雌性第二性征 具有雄性第二性征 移植卵巢 移植精巢 (四)生殖腺 精巢 卵巢
肾脏 肾上腺 皮质 髓质 11 气管前端两侧,紧靠甲状软骨 甲状腺素 甲状腺 位置: 作用 :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甲状腺 12 甲状腺素 分泌过少: 分泌异常: 分泌过多: 与碘的摄入量和甲状腺功能有关 呆小症 (婴幼儿) 地方性甲状腺肿 (大脖子病) 粘液性水肿 甲亢 缺碘: 在山区流行这样一句话: “ 一代肿、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 ”。 为什么进入青春期后
血糖 胰岛素 肝糖原 胰高血糖素 ( 4) 激素分泌 异常: 低血糖 糖尿病 4 、 生 殖 腺 ( 1)位置: ( 2)分泌的激素名称: 卵巢:雌性激素;黄体酮 精巢(睾丸): 睾丸酮(雄性激素) ( 3)生理作用: 维持 生殖腺的正常生理活动, 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维持第二性征。 5 、垂体 ( 1)位置:位于间脑腹面,背面与下丘脑相连 ( 2) 分泌的激素 名称: